關(guān)于描寫《江蘇省·邳縣圮橋》古詩詞賞析大全
邳縣在江蘇省北部,與山東省交界處,靠近沂河。城南沂水上有橋,名曰圮橋。《水經(jīng)注》: “沂水分流逕城東,謂三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間以為圮。”相傳秦朝末年韓人張良在此曾為老人黃石公拾鞋、穿鞋,被黃石公賞識,授以太公兵法。張良依靠這部兵法,輔佐劉邦大破秦國,戰(zhàn)勝項羽,立下奇功。《史記·留侯世家》也記載了這一段故事:“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 ‘履我!’ 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曰: “孺子可教矣!”后來老人又再三考驗張良,15日后方贈其一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這本書就是《太公兵法》。劉邦在稱帝以后曾對其臣下感慨地說: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即張良的字)說明張良深得漢高祖的敬重。他為統(tǒng)一天下作出了貢獻,但功成以后,即隱退。
子房未虎嘯,破產(chǎn)不為家。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
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圮橋上,懷古欽英風。
惟見碧水流,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詩名] 經(jīng)下邳圮橋懷張子房
[作者] 李白
[注釋] ●虎嘯:比喻英雄事業(yè)的開始。●破產(chǎn)句:言張良以全部家財“萬金之資”,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事。●滄海句: 《史記·留侯世家》:“良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東見倉海君,得力士。”倉海君為東夷君長。●椎秦句:張良得力士后,用一重達120斤的鐵椎,乘秦始皇東游,在博浪沙狙擊秦王。博浪沙在河南省陽武縣。《太平寰宇記》:“河南道河南府陽武縣,博浪沙亭在縣東南五里,即張良為韓報仇擊始皇之所。”●報韓句: 鐵椎誤中副東,未擊中秦王,故謂報韓不成。●潛匿句: 因刺秦始皇未中,始皇下令通緝張良,張良埋名改姓,逃亡至下邳 (即今邳縣)。●徐泗:今江蘇徐州和安徽泗縣一帶地方。
博浪飛椎后,圮橋進履年。
無人知偶語,況有素書傳。
[詩名] 彭城道中詠古 (二首之一)
[作者] 朱彝尊,字錫鬯,秀水人,清代學(xué)者,工古文及詩詞,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家。
[注釋] ●進履:為人穿鞋,指張良為黃石公納履事。●偶語: 兩人低聲耳語、對話,指黃石公與張良對話,授以破秦大計。當年秦始皇曾下令:“有敢偶語者棄市”,而此二人之偶語,無人知也。●素書:書名,大旨以道、德、仁、義、禮為一體,相傳為黃石公所撰,恐系偽托。此處指黃石公授張良的 《太公兵法》 一書。
當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陽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縱漢當興,使韓成在,肯臣劉季?算論功三杰,封留萬戶,都未是平生志。
遺廟彭城舊里,有蒼苔,斷碑橫池,千盤驛路,滿山楓葉,一灣河水。滄海人歸,圮橋石杳,古墻空閉。惜蕭蕭白發(fā),經(jīng)過攬?zhí)椋蛐标柪铩?br>
[詞名] 水龍吟·張子房祠
[作者] 朱彝尊
[注釋] ●咸陽大索:張良與力士謀刺秦皇未中,始皇大怒,下令全國大搜查。索,搜查。●下邳亡命: 逃亡到下邳藏身。●全身非易: 當時保全身命,不是一件容易事。●縱漢三句:意思是說,盡管天注定漢朝要興盛,但如果韓成不死,張良肯做劉邦的臣下,為他打天下嗎?句中韓成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之一。張良參加起義,立韓成為王,自任司徒,項羽殺韓成后,他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劉季: 即劉邦,字季。這三句是說張良是有志氣的英雄,不是專為自己謀利而朝三暮四之輩。●三杰: 指蕭何、張良、韓信,人稱“興漢三杰”。●封留萬戶:后來劉邦當了天子,封張良為留侯,有萬戶之眾。●都未是,平生志: 說張良不是為當官,故功成后身退隱居。●遺廟彭城: 指彭城縣 (今徐州附近,東距邳縣百余里) 張良祠。現(xiàn)已不存。●蕭蕭白發(fā):指自己頭發(fā)花白而稀疏。●經(jīng)過攬?zhí)槎洌鹤髡呓?jīng)過此處,在夕陽下,憑吊古跡,不覺用手揩拭眼淚。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遼寧省·遼陽古城》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河北省·鄴城遺址》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