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北京市·北海》古詩詞賞析大全
北海,在北京故宮和景山西北,是我國現存的一處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10世紀初,遼代君主就在此建國;金滅遼,建中都,在此營造精美的離宮別館,命名為大寧宮。13世紀元代在此建大都,宮殿建筑以瓊華島海子為中心,建成一座帝都禁苑。北海中心為萬壽山,水域為太液池,山頂和山腰有廣寒、仁智宮殿。明清兩代仍是宮廷內苑。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廣寒殿舊址上建白塔。乾隆以后就具有了今天的規模。
北海
萬頃溶溶太液池,水紋如縠疊清漪。
春生蘋藻浮香氣,暖泛鳧鷗散羽儀。
風細錦堤龍影動,云開玉甃日光遲。
年年上日宸游處,魚鳥應隨采仗移。
[詩名] 太液晴波 (燕京八景之一)
[作者] 鄒緝
[注釋] ●太液池:即北海水面,確切地說,還包括中海、南海更為廣闊的水面,今“太液秋風”碑就立在中海的水云榭。●萬頃二句:極言水面廣闊,波光融融,微風吹過水面如輕紗縐起層層漣漪。●春生二句:寫水上的植物與動物,春天到了,水中蕨類飄出了香氣,水鳥在暖暖的水面上抖開了羽翼。●風細二句:美麗的堤岸在水中似龍舞般的倒影。錦堤加上玉甕,說明是皇家的游玩地。日光遲,形容春日。《詩經·七月》:“春日遲遲”。●年年二句:說皇上年年游春日(宸游),魚鳥也隨彩旗儀仗移動,簇擁著皇上,有恩澤萬物之意。
海上三山擁翠鬟,天宮遙在碧云端。
古來漫說瓊臺迥,人事寧知玉宇寒。
落日芙蓉煙裊裊,秋風桂樹露團團。
勝游寂寞前朝事,誰見吹簫駕彩鸞。
[詩名] 瓊華島
[作者] 文征明,初名璧,號衡山,明代長洲(今屬江蘇吳縣)人,詩文清曠,兼工書畫,與徐禎卿等四人稱為“吳中四才子”。正德末貢入京都,授翰林院待詔。此詩是他在京都時游北海所作。
[注釋] ●瓊華島:在北海太液池南部,山頂有白塔,故又稱“白塔山”。作者登臨時,此島尚無白塔,但有元代遺下的廣寒殿舊址,并有永安寺及其他建筑,綠樹紅墻,與壯麗的皇宮及秀美的景山交相輝映,黛色嵐光,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海上二句:渲染瓊華島類似仙境的氣氛,并將其比作女子的鬟結,與遠在碧云間的天宮遙相呼應。●古來二句:說自古都說天上廣寒宮的瓊臺、玉宇渺遠奇幻,可人間哪能想象出天宮的凄寒。●勝游二句:前人有的愿到廣寒宮勝游,有的說那里十分寂寞,但那都是前朝的事了;至于仙女吹簫駕彩鸞的事誰曾看見過呢?言外之意還是人間這里最好。
艮岳移來石嵯峨,千秋遺跡感懷多。
倚巖松翠龍鱗蔚,入牖篁新鳳尾娑。
樂志詎因逢勝賞,悅心端為得嘉禾。
當春最是耕犁急,每較陰晴發浩歌。
[詩名] 瓊島春陰
[作者] 弘歷
[注釋] ●瓊島春陰:燕京八景之一,在白塔山東,這里古木參天,此詩碑立于綠蔭深處。碑陽為清高宗親筆書寫“瓊島春陰”四字。●艮岳:宋代徽宗趙佶在汴京建造的一座假山,又叫萬歲山,周十余里,廣植奇花異木。其一石一花都是由“花石綱”從江南運來。此處詩句是比喻性的描述。●篁:竹林,竹子的雅稱。●鳳尾:鳳尾蕉,又稱鳳尾松,別名鐵樹。
金鰲玉蝀古橋頭,修竹千竿百尺樓。
白塔聳云懸曲徑,畫廊環月枕漪流。
緬懷五代余輪奐,茲快平生豁眼眸。
指顧酒簾偏引興,臨風高踞醉瓊甌。
隔塵入勝別天地,繼續蟬吟日正長。
環簇翠蒼巍玉塔,鏡涵漪瀲引雕廊。
橋分柳岸濃秋色,人棹荷風浥晚涼。
最動客情看不足,九龍蟠壁萃琳瑯。
[詩名] 北海(二律)
[作者] 愛新覺羅·溥杰,作于1959年12月。
[注釋] ●金鰲玉蝀:指橫跨北海、中海水面的石橋,為九孔拱券式,橋東和橋西各建牌坊一座,西名“金鰲”,東名“玉蝀”。整個橋身猶如一條玉帶,潔白無瑕。●瓊甌:玉制酒杯。李群玉《龍山人惠茶》詩:“持甌默吟詠,搖瞭空咨嗟。”●白塔:在北海瓊華島之巔,為藏式白塔,高39.5米,舊為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五代:指在此建園的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輪奐:輪言高大;奐言眾多。形容北海的五代房屋高大眾多。●玉塔:指北海白塔。●雕廊:指瓊華島北面山麓沿岸一排雙層60間的臨水游廊,像一條彩帶將瓊島攔腰束起。●浥:濕潤。●九龍蟠壁:即北海九龍壁,在北海西北岸,用彩色琉璃瓦鑲成,圖案為九條龍戲珠于云海波濤之間。
五龍亭暢玉瑤液,白塔紅云兩意諧。
瓊島繁蔭人欲綠,臨流放枻笑波迭。
[詩名] 北海公園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五龍亭:在太液池北岸,為明代建筑。●玉瑤液:比喻太液池水。●枻(yi,義):船槳,借指船。
上一篇:關于描寫《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遼寧省·千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