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移知賀州
溪石膠船秋瀨微(2),南山巉空勢峩巍(3)。
風露氣嚴花草緋(4),天色□□(氵+寥)初雁飛(5)。
君子往守東南圻(6),旟旝綵錯如翔翚(7)。
象茜照地榮笏衣(8),先后隸從何頎頎(9)。
初君治縣參德威(10),吾人涵濡樂以肥(11)。
念今奪去失所依(12),出者遮行居者希(13)。
我思羣公坐天圍,心與星斗爭光輝。
薦賢縮否言無逢(14),迅若發石乘高機(15)。
何此茂器時所稀(16),噤無一語爲發揮(17)。
敢作此什傳王畿(18),旦暮璽書來敕歸(19)。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賀州:即今廣西賀縣。
(2)膠:船擱淺。 瀨(lài賴):從沙石上流過的急水。
(3)巉(chán饞):山勢高險貌。 峨巍:即“巍峩”,高大雄偉貌。
(4)嚴:厲害。 緋(fēi非):大紅色。
(5)□□(氵+寥)(liáo):水清貌。
(6)南東圻(qí旗):此指東南邊地。
(7)旟(yǘ魚):古代旗的一種,上畫鳥隼。 旝(kuài快):古代旗的一種。《左傳·桓公五年》:“旝動而鼓。”杜預注:“旝,旃也,通帛爲之,蓋今大將之麾也,執以爲號今。” 綵:彩色絲綢。 錯:參差,錯雜。 翚(hūi揮):羽毛五采的野鷄。
(8)象:象牙的省稱。 茜(qiàn倩):草名,用以指稱大紅色。笏(hù戶):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製成。
(9)隸:差役。 頎(qí其)頎:長貌。王安石詩:“當時髫兒戲我側,于今冠佩何頎頎。”
(10)參:檢驗。
(11)涵濡:承受恩惠德澤。
(12)奪:削除。
(13)“出者”句:謂被送者離開原官郡縣時,郡人都出來攔阻去路,不忍讓其離去,留在家中不出來的人很少很少。說明被送者深得人民的擁戴。 遮行:攔住去路。 居者:在家不出門的。 希:稀少。
(14)縮:直。 違;錯失。
(15)迅:快,迅速。 機:古代弩箭上的發動機關。
(16)茂:美。
(17)噤(jìn禁):閉口不言。 發揮:充分地發表意見或詳盡地闡明道理。
(18)什:篇什。《詩經》的“雅”和“頌”以十篇爲一什,所以詩章又稱“篇什”。 王畿(ji機):古代以稱王城四周的地域。
(19)璽(Xǐ洗)書:指皇帝的詔書。 敕(chì斥)歸:皇帝下詔令召回。
曾鞏
曾鞏(公元一○一九——一○八三年),字子固,宋代建昌南豐(今江西南豐縣)人。學者稱南豐先生。嘉祐進士。曾爲太平州司法參軍,累遷集賢校理,爲實錄檢討官。后歷知齊、福、滄等州,所在多有政績。調史綰修撰,終于中書舍人,追謚文定。鞏少與王安石相善,及安石變法,則表示不滿。作文本于六經、司馬遷、韓愈,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豐類稿》。
朝代:宋代
籍貫:江西南豐
上一篇:元晦《越亭二十韻》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徐囗(火+勃)《送凌元孚司馬擢粵西太平郡守》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