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住山中嫌目窄②,乍觀平壑亦欣然③。若能放我從斯去④,便是游魚縱大川⑤。
注釋 ①此詩寫于道光十年秋,詩人已離熊岳副都統任,擬調往興京。但煥明身老心厭,對這次調動很不滿,曾寫詩道:“一紙書來動百憂,無人不為我添愁。葛洪住久移非易,疏廣年高境可休。寡婦無端成再醮,枯魚何苦受重鉤。此行真不因名利,空念蒼茫海上舟”(《聞有調興京之信感懷》)。那還是本年春天之事。現在,調動已成事實。另一詩言自己這次調動是“代人登白簡”,還有一詩說“竟以非才登薦表”,被人以“薦為名”推向更苦的崗位。那是因為“志甘伏櫪養愚蒙,老馬何嘗路盡通。”上峰的路未能打通,故被派苦差,調去不久便死于任所。作者認識到,調興京的實質是: “不過此城苦,巧命我磨磚。欲退無路費,歸去無寸田。一生濡滯故,都因囊缺錢。自己運不濟,不敢怨上天。”實際是怨憤不已,十分惱火。扎克丹,地名,大概是在興京(遼寧新賓)。②目窄:眼界窄。③平壑:平曠的大山溝。④斯: 此。⑤縱:放,自由地游行。
上一篇:奕繪《戲題曹雪芹《石頭記》》
下一篇:奕繪《挖煤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