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泛小孤山下
煙水月明處,中流一溯洄。
湖過彭蠡盡,潮到小孤回。
獨鶴掠舟過,神魚聽曲來。
不知疏柳岸,長笛為誰哀。
題解 小孤山,長江中名曰小孤山者多處。按詩意,此山應為江西彭蠡湖口之小孤山,即石鐘山。蘇軾《石鐘山記》:“《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簡析 詩人月夜泛舟彭蠡湖而作此詩。詩中描繪了水汽迷蒙,月光明朗,湖水洄流的壯美景象;又用“獨鶴掠舟”“神魚聽曲”以動襯靜,突出了小孤山下的靜謐與蒼涼氣氛。最后兩句既是描寫岸上有人吹笛的實景,也是作者此時孤寂心情的表露。
煙水月明處,中流一溯洄。
湖過彭蠡盡,潮到小孤回。
獨鶴掠舟過,神魚聽曲來。
不知疏柳岸,長笛為誰哀。
題解 小孤山,長江中名曰小孤山者多處。按詩意,此山應為江西彭蠡湖口之小孤山,即石鐘山。蘇軾《石鐘山記》:“《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簡析 詩人月夜泛舟彭蠡湖而作此詩。詩中描繪了水汽迷蒙,月光明朗,湖水洄流的壯美景象;又用“獨鶴掠舟”“神魚聽曲”以動襯靜,突出了小孤山下的靜謐與蒼涼氣氛。最后兩句既是描寫岸上有人吹笛的實景,也是作者此時孤寂心情的表露。
上一篇:《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江南婦》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