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花山寺壁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題解 此詩當是作者游歷鎮江花山寺時,在墻壁上的題詩。《鎮江府志》載有沈括詩《游花山寺》一首,據此花山寺可能在鎮江。
簡析 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被貶蘇州之后,來鎮江花山寺游觀,只見野草叢生,于是有感而發寫下了該詩。其語句看似平常,實則包含了很深的內涵。既暗含了作者對當時政治上除舊布新的堅定信念,也揭示了生活經驗的哲理性總結。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題解 此詩當是作者游歷鎮江花山寺時,在墻壁上的題詩。《鎮江府志》載有沈括詩《游花山寺》一首,據此花山寺可能在鎮江。
簡析 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被貶蘇州之后,來鎮江花山寺游觀,只見野草叢生,于是有感而發寫下了該詩。其語句看似平常,實則包含了很深的內涵。既暗含了作者對當時政治上除舊布新的堅定信念,也揭示了生活經驗的哲理性總結。
上一篇:《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二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盧侍御與崔評事為予于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