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朝云姓王,字子霞,浙江錢塘人,蘇軾之妾。她跟隨蘇軾謫居惠州,三十四歲時病故,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后來,朝云墓由僧人筑亭覆蓋,亭上懸有此聯,故亭稱六如亭。
據宋吳子良《林下偶談》說:
子瞻在惠州, 與朝云閑坐。時青女(秋季)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云歌喉將轉,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 ‘枝上柳綿吹漸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弊诱胺淮笮υ唬骸笆俏嵴铮暧謧阂印!彼炝T。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
(轉引自唐圭璋編著《宋詞記事》)
據此,可知蘇軾對于朝云,懷有深厚的感情。后人為了紀念朝云,撰寫了這副對聯,巧妙地隱括了《前赤壁賦》中的哲理和蘇軾世界觀中儒佛兩家思想的影響。
佛家要求世人做到六根清凈,強調四大皆空,否定人生的實際存在。佛家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處在生死、變異、壞滅的過程中,遷流不停,絕無常住性,稱為無常,以此來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因此,佛家認為現世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下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便是隱括了這種思想。意思是說,朝云的一生(也代表普遍的人生),有如夢中所見,有如幻術變化,有如水上泡沫,有如鏡中影象,有如草頭露水,有如空中閃電,是虛而不實的。而此女剛巧又名“朝云”,因此下聯又可理解為對天上朝霞變幻形態的描繪。真乃妙語雙關,機趣無窮!
佛家雖認為現實人生是夢幻泡影,但又認為一旦修煉成佛,超脫塵世,則能得到永生。上聯的“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即是隱括了這個意思。這是說朝云已超脫了塵世,對于她來說,增減、生滅、垢凈都是一樣的了,都無等差了。
而這副對聯更巧妙的是,它又隱括了蘇軾《前赤壁賦》中“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下聯);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上聯)”的哲理。隱括蘇文的意思來紀念朝云,這真是最好的紀念了。
上一篇:《帶·王元任》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庚寅乙未猶泊大雷口·黃庭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