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蘼蕪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 “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妹。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 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這是一首棄婦之詞。從詩的內容看來,丈夫遺棄她,似乎不是出于本意,或由封建家長逼迫所致,如同《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情況一樣。開頭四句“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 長跪問故夫: ‘新人復何如’”的簡單描述,已婉曲地透露出這對離異夫婦過去的關系是尚可的。否則,棄婦怎能在下山的路上偶逢故夫還,“長跪”相問呢? “長跪”既寫出封建社會婦女地位的低下、男女不平等的關系,又表明棄婦對故夫的感情。她的問話“新人復何如”,在情理之中。她離開故夫家后,最關心的大概就是頂替她的“新人”了,她真的比我好嗎?你對她怎樣呢?這一問很符合棄婦此時的心理活動。她遇到故夫以后矛盾復雜甜酸苦辣的情緒全含蘊在這一問里面了,故夫的回答卻在意料之外: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原來新人還不如棄婦好,特別強調容貌差不多,做活的手藝趕不上。按常理言,好端端的妻子被遺棄,其原因大多是男子喜新厭舊,而這位故夫在被他遺棄的前妻面前卻說出新人不如故人的話來。這一問一答之間,兩人過去的關系不錯和現在都還有念舊之情,就表露出來了。棄婦聽到故夫的回答,感覺出他對自己還有眷念之情,但究竟怎樣,還不能肯定。她想進一步知道故夫真正的態度和吐露一下自己所受的委屈,于是猛不丁地說出“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這樣的話,回憶、訴說當年丈夫拋棄了她,另娶新婦的情景。這兩句對比鮮明:一邊是新人堂堂皇皇地由大門進來;一邊是棄婦從小門凄涼地離去,真可謂一喜一悲,一榮一辱。現在棄婦在故夫露出有念舊之意時說出此話,有埋怨他當初不該那樣狠心地迎新出舊,又似乎對他說,你既然認為新人不如舊人,為何當時如此對我呢?我不相信。這樣就使得故夫說出后面新不如故的對比: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這里的對比是承接前面“手爪不相如”的,比的是兩人的手藝,用縑(黃絹,質較差)、素(白絹,質較高)來比較,新人織的縑,質與量(一匹只有四丈)都不如故人織的素。這是具體的事實。“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還有雙關的意味,即新人猶如“縑”,故人猶如“素”,不只是專指手藝了。比喻、雙關用得都很自然、巧妙。同時,還表露了故夫對棄婦的留戀之情。
這首詩是用棄婦和故夫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對話的內容基本是陳述性的,在陳述中,透露出兩個人的思維活動,語言通俗流利,民歌特點甚濃,但仔細咀嚼,又具有蘊藉婉轉、含而不露的風味。
上一篇:七里瀨|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東飛伯勞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