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掛枝兒》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荷珠
露水荷葉珠兒現(xiàn),是奴家癡心腸把線來穿。誰知你水性兒多更變: 這邊分散了,又向那邊圓。沒真性的冤家也,隨著風(fēng)兒轉(zhuǎn)!
《紅樓夢》中有副對聯(lián):“高云厚地,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fēng)月債難酬。”這是曹雪芹借仙境之人而深深悲憐人間兒女的癡心之情。所謂“癡”,即是迷。迷于某物者,往往為之忘寢食而不能自已;而迷于愛戀者,則常常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那些生活在古代社會(huì)中的婦女尤其如此,所以才有“癡心女子負(fù)心漢”的俗語傳世。早在《詩經(jīng)》的時(shí)代,《衛(wèi)風(fēng)·氓》中的女子就一面怨恨著“女也不爽,士貳其行”,一面沉痛地警告自己的同類:“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但是,千百年來,這“癡心女子”的故事依然久演不衰,而《掛枝兒·荷珠》中的少女就是其中主角之一。
歌中的少女明知情郎心不專一,可她依然深深愛戀斯人。她一面責(zé)怨自己的癡心,一面又遏制不住心中的愛情。身邊的一景一物,莫不令她想起此人此情,甚至那荷葉上隨風(fēng)滾動(dòng)、分分合合的露水珠兒,竟也使她聯(lián)想起情郎那反復(fù)多變的感情。她是空等了一夜而心情煩悶,清早漫步塘邊,看到那碧綠荷葉上的露水珠兒,在晨光下熠耀閃亮,晶瑩可愛。人們常以“珠聯(lián)璧合”形容美滿的婚姻。由此少女聯(lián)想到自己的愛戀猶如以情絲穿聯(lián)露水珠兒,如何能成功? 徒然癡心而已。露水如珠,非但不可穿聯(lián),且又“水性兒多更變”。稍有風(fēng)兒吹動(dòng),荷葉輕搖,露珠兒便滿葉滾動(dòng),方從這顆中分出,即便與那顆融合;就象少女那反復(fù)無常的情郎,正與她在熱戀,卻忽然間拋開少女又愛上了別人。“散”與“圓”,借露珠的分合喻人的離散與團(tuán)圓。看著荷葉露珠,想起那愛戀不定的情郎,少女心中又怨又恨,罵一句:“沒真性的冤家也,隨著風(fēng)兒轉(zhuǎn)! ”“冤家”,是特殊的愛情語匯,是情人之間親昵的稱謂。少女怨自己的癡心,恨情郎的心意無定,而稱之以“冤家”,責(zé)之以“沒真性”,怨恨與愛戀糾結(jié)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是怨恨多,還是愛戀深? 其實(shí),這怨由愛而生,這恨也由愛而生,怨恨皆由此而起,唯愛之戀之不能自已,正所謂“癡”。這里的“奴家癡心腸”可借另一首《掛枝兒》作注腳:“俏冤家情性兒我就拿你不定。瞞著我背地里兩下偷情。緣何口應(yīng)心不應(yīng)? 欲待打你又下不得手,罵你我又先自疼。一團(tuán)嘔氣在心中也,只得在心中暗自去忍。”
露水珠兒處處可見。但是,“這邊分散了,又向那邊圓”卻是只有在荷葉上的露珠才有的特性。這首民歌通篇以荷葉露珠來比喻情郎的三心二意,形象、生動(dòng),又十分新鮮,充分體現(xiàn)了民歌清新自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的藝術(shù)特點(diǎn)。
上一篇:《敦煌曲子詞·拋球樂》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摽有梅》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