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商調〕梧葉兒》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題情
解不開同心扣,摘不脫倒須鉤,糖和蜜攪酥油。活擺布千條計,死安排一處休。恁兩個忒風流,死共活休要放手。
愛情是人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而純真熱烈的愛情也是最難得的。張先有句:“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元好問有辭:“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劉勰則感慨道:“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千百年來,愛之美好,愛之難得,使多少有情人為之奮斗、為之殉身,也使多少文人騷客用心、用血竭誠地謳歌贊美它。在贊美愛情的詩葩中,無名氏的《題情·梧葉兒》可謂鮮艷奪目的一枝。
這支曲子以第三人稱的口吻,熱烈地歌頌一對真誠相愛的戀人的生死愛情:你們沖破重重的樊籬,勇敢地結為伉儷,你們愛得那么如膠似漆,如醉如癡,那么難舍難分、如糖似蜜。想當初那“阻撓”真是耍盡了花招,施盡了千條妙計,你們卻抱定決心,至死不移。你們真是太幸福美滿風流了,但愿你們生死相知,相愛終生! 全曲一氣呵成,一瀉千里,感情率直,熱烈奔放。
“解不開同心扣,摘不脫倒須鉤,糖和蜜攪酥油。”曲子開頭便起在一個感情十分熱烈的基調上,一連串用了三個比喻,蘸足飽滿的筆墨,謳歌這熱到極點的真摯愛情。“同心扣”,即同心結,是用錦帶打成的一種結子,很難解開,古人常用來比作男女愛情,強先的《千秋歲》詞中有: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倒須鉤,”是一種有許多倒刺的鉤子,勾在一起很難脫開鉤。“同心結”和“倒須鉤”都用來比喻這對情人相愛至深,情意綢繆,以至于難解難分。寫到這里仍覺不夠,又用糖和蜜攪伴酥油來形容他們結合的甜蜜美滿。開頭即把感情推向高潮,可謂險筆,因為推向頂峰便很難接下來,非高超技藝而不可為。
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以極簡省的筆墨寫這對情侶為愛情和幸福所作殊死的斗爭:“活擺布千條計,死安排一處休。”來自何方的“擺布”,是什么樣的伎倆,這對情侶又是怎樣的斗爭,作者均省去,留待讀者想象,這筆法可說是以一當十。這兩句在全曲中舉足輕重,至關重要。從章法上看,似乎是從激情高峰上降下來,轉向冷靜的回憶和思考,而實質上正是在回首以往中透視出這個幸福結合的意義——反對封建禮教的民主精神。作者無疑是站在這對情侶的立場上,“恁兩個忒風流,死共活休要放手。”“好啊! 你們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拘禮法,沖破禮教,真是獨具一格,堪稱風流。幸福來之不易,希望你們永遠相愛,生死與共。”“恁”,同您。“忒”,太,特別。這支小曲,一方面可以說是純真愛情的贊歌,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對風雨如磐的封建禮義的勇敢挑戰。
在藝術上,善于用一連串的比喻和“作決絕語而妙”是這支曲子的最大特點。讀這支曲子,接二連三,使人應接不暇的形象比喻和率直奔放、熱烈激蕩的情意,教人很自然地想起漢樂府民歌《上邪》和敦煌曲子詞《菩薩蠻》。
《上邪》:“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到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見,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這兩首詩詞,都是連舉數事作比,在大自然中尋找自己心靈的支撐。一連串的形象比喻,大大開展讀者的想象力。它們或對天盟誓,或對情人發愿,但都是“托物連類以形之”,通過反復比喻,將如癡如狂的精神狀態畢現出來,使人感到那樣情真意切。錢鍾書先生稱贊蘇軾《百步洪》連續作喻的特色時說:“一連串把五花八門的形象來表達一件事物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狀態。這種描寫和襯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舊小說里講的‘車輪戰法’,連一接二地搞得那件事物應接不暇,本相畢現,降伏在詩人的筆下。”《題情·梧葉兒》就是用這種手法,接二連三地比喻,使那對情人如癡如狂的愛戀心境和情態畢現其相。所不同的是,不論《上邪》的對天盟誓,還是《菩薩蠻》的對情人發愿,都是主人公自身對愛情堅貞的情態的表露;而《題情·梧葉兒》則是第三者對當事者愛戀情態的描繪和贊揚。另一方面,《上邪》和《菩薩蠻》用自然界中不可能發生的事連作反喻,《梧葉兒·題情》則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正面作喻。異曲同工,它們都是將抽象與具體結合起來,創造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愛情的表達,或者是回環委婉,含蓄蘊藉地抒發;或者是奔迸回蕩,作決絕語地表現。這支《梧葉兒》顯然是第二種。梁啟超說“奔進”、“回蕩”的表情法“是有光芒的火焰”。這支小曲,感情熾熱、飽滿、奔放,確實象“有光芒的火焰”激蕩著讀者的心。
上一篇:《關漢卿·〔雙調〕碧玉簫》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周文質·〔越調〕寨兒令》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