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徐泰《西陵峽歌》詠[湖北]·西陵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徐泰
兩山夾江如壁立,千尋萬尋青鐵色①。江流如龍山罅來②,動地雷聲喧白日。山高不見飛鳥邊,舉頭青天一尺多。蒼藤古樹翳滿目③,沿厓亂石其奈磊塊巉巖何④。嗚呼!峽中之險險莫比,昔嘗聞之今信矣。商人重利卻輕生,吾獨何為亦來此。黃陵廟下不可游⑤,空舲塌洞尤堪憂⑥。十前九卻過一險⑦,百夫力盡顛崖頭。垂堂遠游古所戒⑧,靜言思之心膽駭⑨。中流欲歌行路難⑩,哀猨又起寒煙外⑾。
【題解】
此詩寫西陵峽令人心驚膽戰的奇險。
【作者】
徐泰,字子元,浙江海鹽人,明弘治舉人,曾官知縣。
【注釋】
①千尋萬尋:言其高。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八尺,一說七尺。②山罅:山的縫隙。③翳:障蔽。④厓:山邊或水邊。磊塊:累積的石塊。⑤黃陵廟:原名黃牛廟,在西陵峽黃牛峽黃牛山麓,是西陵峽中最早的古跡,相傳始建于漢,唐大中元年(847)復建,名黃牛祠,現存主體建筑禹王廟建于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⑥空舲:空舲峽,即崆嶺峽,在西陵峽牛肝馬肺峽東,全長2.5公里,兩岸絕崖壁立,其下江水湍急,又有崆嶺灘,亂石暗礁交錯。⑦十前九卻:進十步退九步。⑧垂堂遠游:《史記·司馬相如傳》:“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意謂不坐在屋檐下,以免被瓦砸傷。垂堂:指屋檐。《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游。”⑨靜言思之:靜思之。《詩經·邶風·柏舟》: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言,語氣詞。⑩《行路難》:古樂府《雜言歌辭》篇名。《樂府解題》:“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原為民間歌謠,后經文人擬作,采作樂府,著名的有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以及李白的《行路難》三首。⑾猨:猿。
上一篇:(宋)趙抃《初人峽》詠湖北西陵峽詩詞
下一篇:(清)易順鼎《西陵峽歌》詠湖北西陵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