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張姑子
亦題《吳詳》。東晉志怪小說。陶潛撰。原載《搜神后記》卷六。《法苑珠林》卷五十九錄載。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選錄。作品敘寫:諸暨縣吏吳詳,因害怕極度繁重的差役,便往深山逃竄。行至一溪,天色將晚,見一衣著整潔的少女。少女說她孤身獨居,又無鄰里,唯有一老母住在相距十余步的地方。吳詳便隨少女來到她家。少女為詳備食。到半夜,忽聞一老嫗呼喚“張姑子”,少女應諾,吳詳一問,才知即為其老母。二人共寢息,情意相戀。天明,少女贈以紫手巾,吳詳回贈以布手巾而別。因山溪暴漲,無法渡過,他便轉回少女家,但不見昨夜住處,只有一座孤墳。小說通過吳詳路遇少女,熱情交好,贈物作別的描述,表現了人鬼之間的真摯感情,反映了封建時代的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追求愛情幸福的美好愿望。志怪小說中的幽婚故事,主人公多是貴族小姐與士人。而本篇的男主人公是逃避官差的下吏;女主人公是鬼,從幻化的“家甚貧陋”境況來看,她生前也是窮人之女。所以二人大膽相戀,反封建的意味更深。小說寫二人相遇及相別,用白描手法,活現了這一對戀人意切情篤的狀貌,與士人、小姐悱惻之戀相比,自然別有一番情趣。小說文筆生動有致,善用伏筆,注意照應。前寫相遇時,女方交待,“唯有一孤嫗”;后寫夜半老嫗呼喚,予以坐實。吳詳日暮艷遇,至曉離去,時間線索十分清晰。張姑子來歷不明,生活環境亦很令人生疑,結句用尋覓昨處,“但有一冢”,便點示女鬼身份,使讀者疑竇頓釋。通篇結構嚴謹,描述入情入理;且意境獨特:寫艷遇而不譎麗,寫私情而不纏綿。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人鬼婚戀佳作。《志怪》、《神怪錄》(《古小說鉤沉》輯本)中也載有吳詳事,但文較略,遠不如本文豐贍。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郭澄之·張憑詣劉真長》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張璞嫁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