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唐宋詞匯評賞析
公舊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頌t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編年】
《孔譜》: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
【附錄】
《蘇軾文集》卷六十八《書清泉寺詞》:“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余將買田其間,因往相田。”
【匯評】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此足證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直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東坡時在黃州,此詞乃寫途中遇雨之事。中途遇雨,事極尋常,東坡卻能于此尋常事故中寫出其平生學養。上半闋可見作者修養有素,履險如夷,不為憂患所搖動之精神。下半闋則顯示其對于人生經驗之深刻體會,而表現出憂樂兩忘之胸懷。蓋有學養之人,隨時隨地,皆能表現其精神。東坡一生在政治上之遭遇,極為波動,時而內召,時而外用,時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時而放逐于邊遠之區,然而思想行為不因此而有所改變,反而愈遭挫折,愈見剛強,挫折愈大,聲譽愈高。此非可悻致者,必平日有修養,臨事能堅定,然后可得此效果也。
上一篇:《蘇軾·定風波》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蘇軾·定風波》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