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夏爾·戴高樂
祖國的利益永遠是至高無上的法律,在嚴酷的世界和艱難的時局給它造成的形勢下,一切(是,一切!)都應該服從效忠祖國的義務!
【演講詞】
這些為法蘭西捐軀但同法蘭西一起凱旋的人,在日日夜夜決定著我們命運的戰場上犧牲的戰士,經歷了我們的一切痛苦和勝利的烈士現在回來了!
他們代表著在我國備受屈辱的時候,選擇了光榮道路的許多人,他們現在安息在只有上帝才知道姓名、高舉神圣的火炬、在30年戰爭的最初戰斗中犧牲的民族精華的周圍,受到2000年來為保衛祖國而獻出生命的人們的英靈的保護。現在,他們聚集到這里了!
但是,面對這些使我們流淚和自豪的死者,我們活著的法國兒女,應該接受他們剛剛留給我們的教訓。
我們應該了解我們國家的安全很久以來就是沒有保障的,因為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曾不得不為那樣多的危急付出重大的犧牲!我們應該認清,祖國的利益永遠是至高無上的法律,在嚴酷的世界和艱難的時局給它造成的形勢下,一切(是,一切!)都應該服從效忠祖國的義務!
為了醫治遍體鱗傷的法蘭西,我們應該團結如手足。如手足!這就是說,不做無謂的爭執,邁著同樣的步伐,唱著同樣的歌曲,在同一條道路上攜手前進!
當這些烈士到安葬他們的圣地去永遠守衛首都以前在這里停下來的時候,當在我們旗幟下生活于我們領土的各個角落和海外各處男女同胞們回憶我們的光榮并為死者默哀的時候,我們要讓重新團結起來的偉大人民的視線和胸襟面向未來。
法蘭西萬歲!
【鑒賞】
在法國歷史上,戴高樂是一個與拿破侖同樣富有傳奇色彩的重要人物。
尼克松在《領袖們》一書中對戴高樂這位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法國將軍、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過很大貢獻的人物,有這樣一段敘述:“他是一個頑強、任性、自信心極強的人,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但同時又是一個極端無私的人,他想得到的東西,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法國。他生活簡樸,理想遠大,像演戲一樣,他扮演的是他自己創造的角色……他創造了戴高樂這個公職人員——法國的化身。”尼克松的這段話至少告訴我們,戴高樂身上有兩點極為突出:其一,對祖國的熱愛;其二,堅毅頑強的性格。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戴高樂在政治與軍事方面所展現的才華都和他對祖國的熱愛與堅強的性格有著密切關系。
不過,促使他成功的,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他的非凡的演講才能。戴高樂善于鼓動,善于激勵,善于剖析事理。關鍵時刻,演講便成了他塑造自身形象并取得事業成功的有力武器。
《在凱旋門廣場上的演說》是戴高樂于1945年11月11日在為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士及二戰中陣亡的將士主持的追悼會上發表的演說。
與五年前的戴高樂在英國倫敦發表的廣播演說《反法西斯的火焰決不會熄滅》一樣,這篇演講同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不同的是前者旨在激發千千萬萬法國人走上前線英勇戰斗,而這一篇演講則是緬懷在戰爭中犧牲的無數民族的英靈。
因此,凝重、深沉而悲壯,便成了這篇演講的基調。熱愛法蘭西,同時也熱愛他的將士的戴高樂,面對為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將士,他心情沉重,感情深沉,演講一開始就以低沉徐緩的語言把聽眾帶到對歷史的回憶和對烈士的深切懷念之中。
然而,凝重卻不悲觀,深沉而不消沉,戴高樂的演講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對犧牲將士們的自豪與敬佩之情。他們是“經歷了我們的一切痛苦和勝利”、是“同法蘭西一起凱旋的人”;他們是“在我國備受屈辱的時候,選擇了光榮道路”的人;他們是“使我們流淚和自豪”的人。因此,盡管是悼念死者,演講的色彩卻依然是明亮的。
悼念死者是為了激勵和鼓舞法蘭西人民為了祖國的安全和“為了醫治遍體鱗傷的法蘭西”而“邁著同樣的步伐,唱著同樣的歌曲,在同一條道路上攜手前進”!為了突出演講的這一主要宗旨,戴高樂一改開頭的凝重與深沉而為昂揚奮發、催人向上。
緬懷過去,深沉凝重;面向未來,激昂慷慨。戴高樂把這二者和諧地融合在同一篇演講詞里,不能不令人欽佩。
無論是緬懷過去、悼念犧牲的將士還是激勵活著的人繼續奮斗,一切都是為了祖國,“一切都應該服從效忠祖國的義務”。這才是本篇演講的靈魂。可以說,沒有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戴高樂就不會作出如此真切感人的演說。因此,篇末“法蘭西萬歲”乃是戴高樂發自心靈深處的聲音。
上一篇:[南非]納爾遜·曼德拉《在開普敦市政廳前的出獄演講》
下一篇:[英國]喬治·蕭伯納《在七十壽辰宴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