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拿破侖·波拿巴
你們必須明確保證完全地履行一個條件,即尊重將被你們解放的人民,亦即嚴禁由你們的敵人陰謀煽動起來的丑惡的劫掠。不這樣做,你們將不成其為人民的解放者,你們將會是為人民造成災難的人。
【演講詞】
士兵們!
在十五天內,你們打了六次勝仗,奪得了二十一面軍旗,五十門炮,好幾處要塞,還占領了皮埃蒙特最富庶的部分。你們俘獲了一萬五千名俘虜,打死打傷了一萬多人……你們缺乏一切,你們卻補充了一切。你們沒有炮,卻贏得了這些戰役;沒有橋,卻渡過了江河;沒有鞋子,卻還急行軍;你們露宿,可沒有燒酒,而且經常沒有面包。只有共和主義的軍隊,自由的士兵,才能經受你們所經受過的艱苦。士兵們,得向你們致謝!滿懷感激的祖國將把它的昌盛部分地歸功于你們……而你們目前的勝利,還預示著更大的光榮……那些譏笑過你們的困苦、在他們思想中為我們的敵人的勝利而高興的壞人困窘了,發抖了。但是,士兵們!你們不應該回避這一點,即你們什么也沒有干完,因為你們仍然還有要干的事。都靈、米蘭都沒有為你們所占有……
大家都渴望著把法蘭西人民的光榮帶給遠方!大家都愿意打垮那些打算奴役我們的國王!大家都要贏得光榮的和平,以補償祖國所業已作出的巨大犧牲。大家都想在回到他們的村莊里去的時候能夠驕傲地說:“我曾是征服意大利的部隊里的人!”
朋友們!我答應進行這一征服。但是,你們必須明確保證完全地履行一個條件,即尊重將被你們解放的人民,亦即嚴禁由你們的敵人陰謀煽動起來的丑惡的劫掠。不這樣做,你們將不成其為人民的解放者,你們將會是為人民造成災難的人。你們就不會是法蘭西人民的光榮;他們反而會否定你們。你們的勝利、勇敢、成就,你們在戰斗中死去的兄弟們的血,甚至已經得到的尊敬和光榮,都會喪失掉。至于信任你們的我和將軍們,我們對于指揮這樣一支沒有紀律,不受約束,不懂法律,只知暴力的部隊,也會感到慚愧。但是,被賦予國家權力,堅持正義,遵守法律的我,將使這一小撮沒有勇氣、沒有心腸的人尊重人類和榮譽的法則,而這種法則正是被他們踩在腳下的……
意大利各族人民們!法國部隊將為你們掙斷鎖鏈:法蘭西人民是全體人民的朋友;你們應該以信任的心情來迎接他們。你們的財產、宗教、習慣將受到尊重。我們是向共同的敵人作戰,我們只是對奴役你們的暴君作戰。
【鑒賞】
在拿破侖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涯中,遠征意大利的皮埃蒙特戰役是他直接指揮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也是拿破侖展露他軍事才華的光輝一頁。當年剛滿26歲的拿破侖獲得的這場輝煌勝利,給他帶來了榮譽和聲望,引起世界各國軍事家們的普遍重視和欽佩。
1793年起,以英國為首,與奧地利、普魯士、撒丁等國組織第一次反法聯盟,對法國發起戰爭。當時奧地利是歐洲強國,也是法國的主要敵手之一,只有擊敗奧地利才能結束反法戰爭。在意大利北部打擊奧地利,是拿破侖早在雅各賓派專政時期就不斷提出的軍事方案,但皆未受到重視。1796年初,拿破侖再次提出幾經修改的作戰計劃,終于被采納。為打破反法聯盟,督政府分別向萊茵河地區、易北河地區和意大利北部派出了三支部隊。由于督政府認為萊茵河地區和易北河地區是主要戰場,為那里挑選了精銳部隊,提供了充足的裝備和供應;而意大利戰場則被認為是輔助性的,只起戰略上的牽制作用。因此,交給拿破侖的是一支半饑餓的、衣衫襤褸的軍隊,在當時戰爭中起主導作用的炮兵、騎兵嚴重不足。過去,這支部隊常欠餉,使得饑餓的軍隊時常發生搶劫和盜竊,反抗和開小差,士氣十分低落。
在這樣的情況下,拿破侖被任命為總司令,3月11日他離別新婚的妻子,率軍遠征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區。拿破侖憑著果敢堅定的指揮才干,準確敏捷的判斷,靈活機動的速決戰,從4月12日到26日的十五天內,拿破侖連續贏得對奧軍與撒丁軍的幾個勝仗,使這支“偏師”贏得了不亞于出征萊茵河等地區的主力部隊的聲望。
1796年4月26日在追擊潰退的撒丁軍途中的凱拉斯科,拿破侖發表了這篇演說。他歷數這支軍隊近日來所取得的輝煌勝利,令人深受鼓舞,極大地激發了士兵們對自己所取得戰績的驕傲與自豪。軍人出生的拿破侖十分清楚,士兵們的尊嚴與自豪是部隊士氣的基礎,只有激發部下的自尊心,提高其榮譽感,才會增強必勝的信念和頑強的斗志。緊接著拿破侖用四句鮮明、生動的對比句,以強烈的反差,烘托出士兵們是在極其惡劣和艱險的條件下取得上述輝煌戰果的。“你們沒有炮,卻贏得了這些戰役;沒有橋,卻渡過了江河;沒有鞋子,卻還急行軍;你們露宿,可沒有燒酒,而且經常沒有面包”。語言簡潔,樸實無華。寥寥數語反映了拿破侖對部隊實際情況了如指掌,表達了他這個指揮官不僅僅了解輝煌戰果,還清楚地知道他的部下是處在怎樣的艱難困苦中去贏得戰爭勝利的,這就足以深深打動他的聽眾,令他們感動不已。從演講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作為叱咤風云一代名將的拿破侖體恤下情,尊重部屬,珍惜感情的一面。隨后拿破侖以指揮官的身份向士兵們致謝,并提高到“滿懷感激的祖國將把它的昌盛部分地歸功于你們”,對士兵們如此高度的評價,極為感人。但贊譽士兵們的功績并不是拿破侖演說的目的,而只是一種鋪墊,他的目的是以勝利、榮譽激勵士氣,驅使部屬為攻克都靈、米蘭,乃至奪取最后勝利而前仆后繼。因此,拿破侖在演說詞第一段的最后,話鋒急轉,以一個“但是”作轉折,提醒大家:“你們仍然還有要干的事。都靈、米蘭都沒有為你們所占有”,很自然地指出了戰斗還沒有結束,從而把大家的思緒又拉回到現實之中。
拿破侖演說的第二段落,運用幾句排比的手法,肯定了大家對勝利的各種想法,并表示理解。這些各有差異的愿望,拿破侖本人也深有感觸。他告別新婚的妻子,率軍出征異邦,擊潰歐洲封建君主,不就是要贏得法蘭西的光榮與和平嗎?因此,大家都指望將來可以驕傲地說:“我曾是征服意大利的部隊里的人!”這種以肯定的方式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使聽眾的思路隨著演講者的思路發展,可以達到較佳效果。
拿破侖演說的第三個段落是整個演說的中心,他告誡士兵要尊重被解放的人民,嚴禁劫掠。在這里,拿破侖以被征服地區的解放者自居,以正義之師自詡,通過提高所屬將士的正義感而嚴格治軍,又通過善待被征服地區的人民而爭取民心,減少阻力,從而顯露出一代杰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采。在演講上采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聽眾容易接受的手法。
拿破侖演講的最后直接向意大利人民呼吁,以簡單明確的語言,指出了法軍攻擊的目標,明示法軍與意大利人民的利益關系,目的是穩定被占領地區的民心,起到了安民告示的作用。
整篇演說措詞樸實,語言流暢,以情感人,具有激發情緒,振奮意氣的效果,給人以氣勢磅礴,激情洋溢的感覺。也充分顯示了拿破侖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的將帥風度。
上一篇:[中國]魯迅《在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致中國革命作家的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