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克特·W·巴克教授主編。本書根據約翰·韋萊父子出版公司1977年版譯出,由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編入《國外社會學叢書》。本書介紹了西方社會心理學中的基本概念、一般理論、研究方法等,同時對于社會學的主要研究課題也有所涉及。全書共分12章,大體上沿著從個體向群體的次序排列,其中群體論述中還包括群體間溝通和運動等問題。第1章描述了該學科包含的范圍、研究方法,探討了運用人類作為試驗對象進行研究的某些倫理問題。第2章分別從四種理論觀點討論了人的發展問題,其中以一個導論性的斷落考察了先天行為和習得行為之間的關系。第3章提出了四種有關社會互動的理論。第4章對群體凝聚力和群體結構進行了考察。第5章論述了群體成員對個體的影響,同時對暴眾和暴眾行為的性質也進行了討論。第6章考察了那些被負責社會控制的官員斷定為越軌者的個體及這些規定對于個體所產生的后果問題。第7章討論態度與態度改變、態度的發展以及某個個體態度改變或被他人改變的過程。第9章對語言和溝通進行了討論,并對非語言溝通和語言的發展進行了闡述。第10章討論了從外部線索對自我的知覺,并討論了從不充分的證據對他人知覺的模糊性。第11章探討了動機亦即激活個體行為的沖動問題,其中包括侵犯、結群、吸引、利他和權力等方面的動機問題。最后1章論述了由社會中的生活和環境中無法控制的有害因素所引起的壓力問題。全書材料豐富、條理清楚、注重實用。
上一篇:《碑傳集補》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神仙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