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鄧小平
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演講詞】
一
世界在變化,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也要隨之而變。過去把自己封閉起來,自我孤立,這對社會主義有什么好處呢?歷史在前進,我們卻停滯不前,就落后了。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的根本問題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原則,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為此就必須開放。否則,不可能很好地堅持社會主義。拿中國來說,五十年代在技術方面與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們封閉了二十年,沒有把國際市場競爭擺在議事日程上,而日本卻在這個期間變成了經濟大國。
二
從長遠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學技術。否則,我們已經耽誤了二十年,影響了發展,還要再耽誤二十年,后果不堪設想。最近,我見胡薩克時談到,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對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農業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個就是教育方面。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
要注意解決好少數高級知識分子的待遇問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尊重他們,會有一批人做出更多的貢獻。我們自己的原子彈、氫彈、衛星、空間技術不也搞起來了嗎?我們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在全世界也是居于前列的。知識分子待遇問題要分幾年解決,使他們感到有希望。北京大學一位老教授說:“我的工資從建國時候開始就是這么多,但是現在物價漲了,我的生活水平降了三分之二。”我們不論怎么困難,也要提高教師的待遇。這個事情,在國際上都有影響。我們的留學生有幾萬人,如何創造他們回來工作的條件,很重要。有些留學生,回來以后沒有工作條件,也沒有接納他們的機構,有些學科我們還沒有。可以搞個綜合的科研中心,設立若干專業,或者在現有的一些科研機構和大學里增設一些專業,把這些人放在里面,攻一個方面,總會有些人做出重大貢獻。否則,這些人不回來,實在可惜啊。科教投資的使用要改進,這也是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把“文化大革命”時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嘛。
當然,我這里說的關于教育、科技、知識分子的意見,是作為一個戰略方針,一個戰略措施來說的。從長遠看,這個問題到了著手解決的時候了。
【鑒賞】
面臨著世界經濟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作為一位時代偉人,鄧小平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始終關注著當前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牢牢把握著“下一世紀是高科技發展的世紀”這一戰略構思。鄧小平在1988年9月5日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的談話和在1988年9月12日聽取價格和工資改革初步方案匯報時的談話,以“短而精、樸而實”的風格再度闡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鄧小平這一思想的形成由來已久。在1978年的全國科技大會開幕式上,他就明確指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1986年在會見美籍華裔學者李政道教授夫婦和意大利學者齊吉基教授夫婦時,他又提出,“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第三世界擺脫貧困離不開科學,維護世界和平也離不開科學”。此次談話,他又深刻地作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新概括、新論斷,從而揭示了科學技術對于當代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位的變革作用。無疑,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學說在現時代的繼承和發展,也是鄧小平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又一偉大貢獻。
鄧小平在這兩次談話中,主要通過兩個簡單例子的列舉,從而達到據實力爭,以事論理;據理力辯,以理服人的目的。一是以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現實發展為鮮明對比,點明了由于自我封閉、自我孤立而形成的差距,以促使人們意識到加大開放力度的緊迫感;二是以老教授的一段話,指出了由于耽誤、停滯所造成的我國國力落后的現狀,以進一步要求人們認清關于“教育、科技、知識分子”的戰略方針和戰略措施。鄧小平特別闡明了由于封閉與耽誤造成了停滯與落后,而繼續耽誤則后果不堪設想,并以坦誠而直率的語言重點表明了對教育和知識分子的態度,“要把‘文化大革命’時的‘老九’提到第一”,“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在談話中,鄧小平觀點鮮明中肯,語意懇切自然,措辭通俗樸實,始終保持了那一以貫之的“言簡意賅”的風格,并表現了其作為改革者的求實務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這短短兩篇講話,已成為綱領性的文件,指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上一篇:[奧地利]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起源》
下一篇:[美國]勒尼德·漢德《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