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簡介|鑒賞
明代通俗長篇世情小說。一百回。作者“蘭陵笑笑生”,三百年來人們分別傳說或推測為:紹興老儒、金吾戚里門客、嘉靖間大名士、世廟一巨公、 王世貞、王世貞門人、王世貞門人筆而王世貞集大成之聯合創作、李漁、盧楠、薛應旗、趙南星、某孝廉、孟玉樓、李贄、徐渭、藝人集體創作、李開先、馮惟敏、浙江蘭溪一帶吳儂、沈自邠沈德符父子及其他文人集體創作、賈三近、屠隆、湯顯祖、李開先的崇信者、劉九、 馮夢龍、 李先芳等,計有二十七種說法,迄今尚無定論。書成于萬歷間,一說嘉靖、隆慶間。最初以抄本流傳。現存最早的刊本是有欣欣子《金瓶梅詞話序》、廿公《跋》和萬歷丁巳(四十五年)東吳弄珠客《金瓶梅序》的《新刻金瓶梅詞話》,俗稱“萬歷本”或“詞話本”。約于天啟、崇禎年間,又出現了《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此書目前存有多種翻刻本,自成系統。此系統的《金瓶梅》比之詞話本,回目工整,并將回頭詩、回末詩,以及正文中引用的小令、寶卷、 笑談和借用《水滸》的故事等作了不少刪改,同時對某些詞語也作了潤飾,且加了少量的眉批、夾評,俗稱“崇禎本”、 “評改本”等。至清代康熙年間,張竹坡在崇禎本的基礎上詳加評點,對正文也稍作了修改,刊印了《皐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俗稱“第一奇書本”或“張評本”。此書在清代翻刻甚多,主要版本有:本衙藏版本、在茲堂本、影松軒本、奇書第四種本等。清末王文濡輩刪改了“第一奇書本”的所有穢詞和消除了全部評語,偽稱《真本金瓶梅》,由存寶齋印行,后再由卿云圖書公司改名為《古本金瓶梅》。
《金瓶梅》由《水滸傳》“武松殺嫂”一段演化而來。全書以西門慶的暴發暴亡為中心,描繪了上自封建最高統治機構,下至市井無賴所構成的一個鬼蜮世界,全面地暴露了明末社會政治的黑暗、經濟的腐朽、道德風尚的墮落、倫理關系的嚴酷,也接觸了那個時代的變革因素:農民起義的星星之火和市民階層的逐步興起,具有相當高的認識價值。故事內容為:宋代徽宗年間,朝廷失政,奸臣當道,百姓倒懸,天下騷然,反了宋江、王慶、田虎、方臘。當時山東清河縣市井惡棍西門慶,游手好閑,終日和一些幫閑一起淫樂。自己已有一妻二妾,見了潘金蓮后又圖謀通奸。潘金蓮原是裁縫之女,九歲時被賣給王招宣府家學彈唱,十五歲賣給張大戶,后為妾。再嫁與武大,曾勾引小叔武松,遭到武松斥責。她與西門慶通奸后,毒殺了丈夫武大。武松報仇,錯殺他人,被刺配去孟州,西門慶即乘機霸占了金蓮。以后,西門慶又奸騙了好友之婦李瓶兒,并收用了金蓮的婢女春梅。 《金瓶梅》即此三個婦女名字的合稱。其間,他又得橫財數筆,就開店放債,巧取豪奪,迅速發跡。于是他賄賂蔡京,得官理刑副千戶。從此更勾結官府,貪贓枉法,霸占婦女,無惡不作。與此同時,家中妻妾間爭寵傾軋,矛盾百出。其中潘金蓮嫉妒貌美財富的李瓶兒尤為突出。李瓶兒得子后,金蓮屢次驚嚇其子,終使夭折。李瓶兒被西門慶蹂躪得病,又痛悼其子,不久也死。潘金蓮則盡力獻媚西門慶,西門慶終因縱欲暴亡。之后,西門慶的其余三妾,嫁的嫁,逃的逃,家道迅速零落。金蓮與春梅因與女婿陳經濟通奸而被正妻吳月娘斥賣。金蓮在王婆家待嫁時,被武松歸來殺死。春梅被賣給周守備為妾,得寵,生子,冊為夫人,終也以淫亂身亡。這時天下大亂,金兵南侵,月娘帶兒子孝哥欲奔濟南,經普凈和尚點破,知孝哥乃西門慶托生,便令其出家,法名明悟。
西門慶這樣一個官僚、 惡霸、富商三位一體的典型人物,無疑是晚明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腐朽沒落時期的特有產物。他貪婪、欺詐、狠毒、荒淫,斂財時不擇手段,縱欲時不顧死活,體現了剝削階級極其丑惡、兇殘的本質。他曾對其妻吳月娘說: “咱聞那佛祖西天,也止不過要黃金鋪地; 陰司十殿,也要些楮鏹營求。咱只消盡這家私,廣為善事,就是強奸了嫦娥,和奸了織女, 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富貴。” (第五十七回)這正充分地暴露了他的靈魂。書中的金、瓶、梅,都是被侮辱、被蹂躪的婦女,同時,她們也以毒辣的手段欺壓別人。她們的行為和遭遇,都體現了封建社會的罪惡。
作品在藝術上成功地塑造了不少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形象。西門慶的驕橫狠毒、手眼通天,潘金蓮的淫蕩無恥、兇殘潑辣,乃至趨炎附勢的應伯爵,乖張輕佻的陳經濟,莫不傳神寫照,栩栩如生。這部小說刻劃人物之所以成功,重要的一點是打破了以前小說中普遍存在的人物性格單一化的格局,為塑造性格復雜、內涵豐富的形象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例如女主角之一李瓶兒,她有時顯得善良、溫順而富有同情心,甚至多少還有點懦弱,但為了追求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有時就顯得相當潑辣,甚至兇狠。配角宋惠蓮,在美麗的外貌下隱藏著輕浮、淫蕩的靈魂,為了便于同主人西門慶通奸,竟要求打發丈夫來旺外差說: “休放他在家里,使的他馬不停蹄才好。” (第二十五回)但當她發現丈夫遭到西門慶的陷害時,就當面斥責西門慶“是個弄人的劊子手,把人活埋慣了!害死人,還看出殯的!” (第二十六回)西門慶想再跟她和好, 百般勸誘,她卻決不就范,最終自殺,頗有一點“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氣概。她們的這種復雜的性格,又表現得那么符合生活邏輯,使人感到自然、真實。這充分說明了這部已把刻劃人物性格放到重要位置上的小說,在塑造藝術形象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在我國小說發展史上, 《金瓶梅》又是第一部以現實中的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這正如欣欣子序開頭就指出的那樣:這部書的基本藝術風貌是“寄意于時俗”。它不同于《三國》描寫古代的帝王將相、興廢爭戰,也有別于《水滸》刻劃超人的英雄豪杰、刀光劍影,更大異于《西游》虛設奇幻的牛鬼蛇神、上天入地,而是用細致的筆觸,描繪了生活中誰都能遇到的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境、瑣瑣屑屑的事,正如作者“采摭日逐行事,匯以成編” (謝肇淛《金瓶梅跋》)似的,使整部小說浸透著“俗”的色彩。然而, 由于作者立足于“俗”,心中有“時”,故能從“俗”字出發,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縱橫交錯,上下相聯,由西門一家而寫及了天下,使整部小說所暴露的現實既廣且深!
《金瓶梅》的藝術結構,在我國長篇小說發展史上,又有新的突破。 “四大奇書”中前于它的三種,往往將幾個能自成體系的傳記故事銜接起來,一個情節完了之后,再展開另一個情節,很少在兩個相對獨立的故事中預留伏筆,前照后應。 《金瓶梅》則不然。它的故事雖然也可大致分幾個片段或高潮,但前后脈絡勾連,很難截然拆開,常常是故事中套故事,交互回環式推進。例如,西門慶與潘金蓮相遇這場開鑼戲,作者一口氣從第一回寫到第十回。但這不同于《水滸》的“武十回”之類,中間又插入了“說娶孟玉樓”一大段文字,帶出了另一批重要角色。李瓶兒是第二女主角,從她被誘奸到病死,前后共化了二十余回筆墨,但都若斷若續,并未連成一氣。整部小說就這樣十分注意“入筍”、“脫卸”、伏筆、照應、穿插,用細針密線將各局部連貫、統一成一個藝術整體。這就難怪清代劉廷璣在《在園雜志》中發出了這樣的贊嘆:“深切人情世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結構鋪張,針線縝密,一字不漏,又豈尋常筆墨可到者哉!”
《金瓶梅》在藝術表現上還有許多成功獨到之處。例如:它不致力于歌頌真、善、美,不去刻畫帝王將相、神仙佛道等“高大形象”或正人君子,而是著重描寫社會的假、丑、惡,網羅了形形色色的人間惡棍和男女小丑。它通過暴露假、丑、惡來把人們引向真、善、美。又如,它作為一部暴露性的社會悲劇,又善于穿插一些喜劇性的人物和諷刺性的筆墨,以調節氣氛,使人在悲哀之中笑出聲來,而笑過之后得到的回味仍然是人生的悲和憤。另外,如白描傳神、對比手法、細節描繪等方面都很見功夫,尤其在口語運用方面非常突出。小說中,方言、 土語、 成語、諺語、歇后語、罵人語等交替互用,應接不暇,具體而巧妙地增強了小說的生動性、 形象性。不少批評家甚至認為這是《金瓶梅》最突出的成就。如近代狄平子在《小說新語》中就贊賞《金瓶梅》一書“妙在語句”:“至《金瓶梅》則純乎語言之小說,文字積習,蕩除凈盡。讀其文者,如見其人,如聆其語,不知此時為看小說,幾疑身入其中矣。”
當然,由于作者只是從勸善懲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出發來暴露現實,故一些地方不可能對生活作出公正的評判,有時陷入了自然主義的泥坑。尤其是大量淫穢的描寫,不但影響了本身的美學價值,而且也因此歷來被引為禁書,妨礙了人們對它的正確認識。但這部小說對后世還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脂硯齋說,《紅樓夢》就“深得《金瓶梅》壺奧”。不過,書中的淫詞穢語,也對以后的某些作品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上一篇:《醒夢駢言》簡介|鑒賞
下一篇:《金瓶梅》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