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隱漫錄》簡介|鑒賞
又名《后聊齋志異圖說》或《繪圖后聊齋志異》。傳奇小說集。十二卷。王韜撰。1884年下半年起,先單發于上海申報館的《點石齋畫報》上,每期一篇,配畫一幅,每月三期,到1887年底刊登完畢。單行本最初由點石齋石印,并請著名畫家吳友如和田英(子琳)配上新的插圖。后上海鴻文書局和積山局又曾用點石齋原版縮印過多次,并補入四篇。
本書是作者“追憶三十年來所見所聞,可驚可愕之事”,(光緒十年《自序》,下同),“聊作一時之消遣,而藉以抒平日之牢騷郁結”(《弢園著述總目》)所著。他說自己以坦率處世窮,“向有《遁窟讕言》,則以窮而遁于天南而作也”,“困極則思痛,郁極則思奮”,于是繼之復撰本書。因為隨寫隨刊,事前并未統一規劃,所以內容龐雜,有的是作者親身經歷,有的得之傳聞,還有一些則根據歷史傳說敷衍而成。
魯迅先生指出王韜的作品狐鬼漸稀而煙花粉黛之事轉盛這一特點,出于《聊齋》等對狐鬼已作充分而卓越的描寫,后來者已難出新,和王韜曾兩度長住的上海,“花月之光迷十里,笙歌之聲沸四時”(作者《杞憂生易言跋》),因而集子里描寫妓女生活和男女戀情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有的表現文人雅士的趣味的,有的則對妓女的不幸遭遇表達了深厚同情,有的宣傳愛情自由,有的反映封建婚姻造成的悲劇。但每效才子佳人風流韻事,一男諧二女,甚至一夫擁三艷,以及雜糅舊的貞烈觀念?!敖裰畷r為勢利齷齪諂諛便辟之世界也,固已久矣?!本硪弧秴黔傁伞穼懟屡推浞虮痪拮逑莺Χ鴳K死,《貞烈女子》鞭撻賣女以求錢財的“人頭而畜鳴”的父親,卷二《周貞女》寫周喜子因不從富商而吞鴉片,卷十《鵑紀女史》揭露某統領強娶人妻,等等。這些“或觸前塵,或發舊恨,則墨瀋淋漓,時與淚痕狼藉相間”,寫成的作品多少有一定的認識價值。此外,還有一些描寫英、法、 日等國的風土人情的篇章,在一百年前,也能使人耳目一新。
本書模擬《聊齋》的體式、寫法,又受到西方小說的影響,特別受到“英國文人愛迪生報刊小說的影響”,“知文章所貴,在乎紀事述情, 自抒胸臆”(《弢園文錄外編》)。紀事生動,抒情味濃,確系本書特色。它的故事情節也比較委婉曲折,描寫比較細膩,有一些景物點染也充滿詩情畫意。但它備《聊齋》之形而失其神,辭固艷而意卻淺,故量多而質優者稀。狀女每每“遂俯首,拈帶不語”,狀男則必“玉樹臨風”。常生夜坐室中,一女排闥而入,或彈指窗外遽進,非妖即鬼,率目挑而眉語,輒兩心相許而互戀,備極繾綣,后因故而杳云云。本書系學人小說一流,常于短篇中鋪詩陳詞,象《尹瑤仙》(卷五)的哀辭幾占篇幅的一半,《吳也仙》(卷十一)一半篇幅為詩與詩集序。顯然本書是文人書齋里的產物,空中樓閣的藝術缺乏強烈時代特征。
因為曾單篇陸續發表在報刊上,在當時影響很大,故本書的創造是后來“舊派”報章小說的濫觴,作者也成了近代小說史上的第—位報章小說家,在中國古代小說向近現代小說發展的過程中,王韜是承先啟后的人物之一。
上一篇:《淞濱瑣話》簡介|鑒賞
下一篇:《清平山堂話本》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