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勇烈木蘭傳》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英雄傳奇小說,又題《忠孝勇烈奇女傳》、《木蘭奇女全傳》、 《木蘭奇傳》,三十二回。托奎斗馬祖所演,第一回署“奎斗馬祖演著”,“古燕都青陽山人易南子校閱”,“中一老人監定”,書末有道光七年(1827)淦川周匯淙跋,作者不詳。今存光緒四年刊常州樂善堂、常州道生堂藏板及呂文堂、積善堂、文在茲善書坊、大盛堂、京都養真仙苑藏板等刊本。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將此書列于“明清講史部”,實則多出虛構,難稱講史小說。作品主要依據古樂府《木蘭詩》和一些民間傳說,敘演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故事托于隋唐之際,木蘭的祖父朱若虛被舉為孝廉,在進京候選時拜李靖為師,并先后結識了尉遲恭、喪吾和尚、鐵冠道人等開國功臣和豪俠異人。臨死時授木蘭以遁甲天書,令其自強。木蘭乃其父朱天祿壯年無子,禱木蘭山而生,從小聰明過人,五歲入學,十歲即女扮男裝與高僧對揭。十四歲代父從軍后,在十二年內,先后兵搶五郎鎮、箭射孛臣,二次智擒頡和,三次大敗番兵,夜取界牌關,活捉保令,反間康和阿,逼死木箕,立下了十二項大功,被封為武昭侯領禁軍兼兵部左侍郎。但她不愿顯榮一時,謝絕了功名, 回到家鄉,恢復了女裝,把機房改為凈室,專心修行。后來權奸張昌宗對她無端讒害,她不得不三上陳情表,剖胸而死,以表忠心。死后謚封貞德公主,題其坊曰忠孝勇烈。
《木蘭傳》著力塑造了巾幗英雄朱木蘭的形象。她一出場就是以一個女扮男裝的小書生的面目出現,寫得聰明伶俐, 活潑可愛。十四歲代父從軍后,在漫長的征戰歲月中,她出奇謀,臨險境,克敵制勝,得到將士們的衷心擁戴。功成名就后又棄官還家,不羨名利,熱愛普通人的和平生活, “確實表現了中國婦女的英雄氣概和高尚道德。”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一定程度上保留和發展了《木蘭詩》中木蘭的形象。書中還敘演了風塵三俠、李世民起兵、武則天的傳說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故事,均較生動。但作者極力宣揚封建理學,要把這一切都納入“三教同源”和封建忠孝節義的軌道,通篇充斥宣講性理之學和參禪悟道的說教,在三十二回中竟達二十處之多,中斷情節,割裂作品的完整性,大大影響了作品的思想藝術價值。
上一篇:《志異續編》簡介|鑒賞
下一篇:《恨海》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