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鮮于子駿書》簡介|介紹|概況
宋文篇名。蘇軾作。宋傅藻編《東坡紀年錄》云:“熙寧八年己卯,公在密州。……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詩和梅戶曹會獵。……又作《江神子》。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解題以為信中“作得一闕”即《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詞牌又作《江神子》),《與鮮于子駿書》亦此時所作。施議對認為確定信中所云“作得一闕”即是《江城子·密州出獵》,是缺乏事實根據的”,又介紹香港大學羅忼烈的意見,謂蘇軾寫給鮮于子駿的這封信作于徐州,時間在元豐三年(1079);信中提到的那首詞非《江城子》,而是另一首“想已失傳”之作。以為羅說“否定了學術界多年成見,為研究蘇軾詞風轉變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證據”,“考證精確,是可信的”(《蘇軾詞風轉變的幾個問題》,載《學習與思考》1983年第一期)。吳雪濤認為羅忼烈的考證是否“精確”、“可信”還是大可商榷的。對照蘇軾元豐二年正月八日在徐州的會獵及其詩和熙寧八年冬在密州的行獵及其詩作;考查鮮于子駿的歷官情況和‘東州’二字所指,本文作于密州肯定無疑(《蘇軾〈與鮮于子駿書〉系年考辨》,載《河北學刊》1983年第4期)。本文講了一些關于自己作詞的話,對研究蘇軾詞風發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上一篇:《與高司諫書》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世說新語》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