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疁
除夜
頻聽銀簽,重燃絳燭,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注釋】
除夜:除夕之夜。銀簽:報時的更漏,桿上標有刻度,過一個時辰便顯示一個刻度。絳燭:紅燭。袞袞:匆匆。通宵飲:古時除夕整夜飲酒取樂的風俗。待不眠:指除夕之夜合家團坐守歲的風俗。鄰娃:鄰家少女。蜂腰、燕股:剪貼在鬢角的如蜂如燕的飾物。恣:隨意。
【鑒賞】
本詞通過描寫除夕的民間風俗,表達了年邁之人除夕之夜的特殊心境和人生感悟。
上闋寫除夕守歲的感慨。先以時間流逝的具體現象來間接表現光陰似箭的感覺。更漏一聲聲響過,又點起一支喜慶的紅燭。“頻聽”、“重燃”表明歷時之久,已是更深夜靜了;時間飛速流逝,又快是新的一年了。“年華”句是直接感嘆時光的消逝如風馳電掣般令人驚心,送舊迎新只在幾刻之間,特別是年邁之人,能不為時間飛逝而驚心動魄嗎?接著,作者抒寫了年邁之人守歲的難耐之感。通宵達旦地飲酒不僅體力不支,而且也不勝酒力。想要擱杯停箸又擔心守歲身不勝寒,想早些歇息又不情愿。種種躊躇真實深切地寫出年邁之人除夕守歲時十分矛盾的心理。正在無奈之時,梅花來相伴,伴我作詩微吟,陪我度過難熬的除夕。這里用擬人手法形容梅花的善解人意,微妙暗示出作者在熱鬧之中的孤寂之感。
下闋轉筆寫鄰家少女。她不僅通宵不眠,而且早早地穿起艷麗的春裝。“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還用翠疊蜂腰、金橫燕股來裝扮自己。蜂腰、燕股指形狀如蜂似燕的發飾。她花枝招展的裝束引得東風也春意盎然,開始安排春的繽紛色彩。作者不僅從著裝到發飾寫出少女迎春的歡快來襯托自己的孤獨寂寞,而且以奇異的想象突出少女的美艷。它既能“勾引東風”,也會使作者受到感染,產生“朱顏那有年年好”的感嘆,詞意又歸結到人生感慨上。“逞艷游,贏取如今”,是說趁著青春年少,把握住今天;在有生之年,要積極樂觀地生活。年邁之人的心境至此發生了轉變,從明天起就盡情地登臨游覽,哪怕是殘雪未消的樓臺、春日遲遲的園林,也要盡我所能去觀賞。
作品的可貴之處在于抒寫年邁之人的人生感懷而不覺暮氣沉沉,反而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與人共勉,語淺情深,不刻意雕琢,正如況周頤所說:“韓子耕詞妙處在一松字,非功力甚深不辦”(《蕙風詞話》)。
上一篇:賀鑄《人南渡·蘭芷滿汀洲》宋詞賞析
下一篇:周邦彥《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