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韻詩;君王詩體
皇家韻詩有時也稱為喬叟詩節(jié)。這種詩體每節(jié)七行,每行為五音步抑揚格,韻式為ababbcc。喬叟在《特羅伊拉斯和克萊西德》《百鳥會議》及《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部分故事中成功地使用了這一詩體。在他的筆下,皇家韻詩是表現(xiàn)柔韌和力量的得力工具。這種詩體可以用于述事,也適合于描寫、插曲和評論。它的韻式精巧、微妙,具有一種潛在的特殊魅力。
喬叟去世后,皇家韻詩成為英國15世紀(jì)最流行的詩體。據(jù)說這個名稱來自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他用這個詩體寫了蘇格蘭方言詩《國王的書》。但E·格斯特和希珀等音律學(xué)家認(rèn)為,這個名稱來自法語的“皇家歌曲”。16世紀(jì)下半葉,加斯科因和帕特納姆都提到了這一詩體,認(rèn)為它是英國用于嚴(yán)肅詩歌的主要詩體。這一時期,由于斯賓塞使用皇家韻詩成功地寫了《贊歌四首》,莎士比亞用它成功地寫了《魯克麗絲受辱記》,使這一詩體更加廣為人知。到1619年之前,M·德萊頓將他的一首皇家韻詩體的敘事詩改編成抑揚格八行體,這象征著在英國詩歌中盛行一時的皇家韻詩體已不再普遍使用了。此后,只有莫里斯在詩集《地上樂園》(1868—1870)中,梅斯菲爾德在長篇敘事詩《道伯》(1913)中,比較成功地使用了這一詩體。
上一篇:白圖泰
下一篇:相關(guān)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