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多處白丁橫帶,運退時刺史當艄》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拍案驚奇》卷之二十二。故事源自《太平廣記》。
郭七郎經商致富,一日聽說當朝可以捐錢納官,就用五千緡錢賄賂官吏,做了橫州刺史。他躊躇滿志,前去赴任。誰知途中忽遇狂風暴雨襲擊,舟船沉沒,母親去世,所帶物品,付水東流。他用錢買來的那張刺史的“告身”,也丟失了。因為官做不成了,眾人都十分冷落他。為尋衣覓食,他只得到船上當艄公度日,受盡磨難。
本篇是明代擬話本中有代表性的諷刺小說之一。作者描寫商人郭七郎由富變貧的破產過程,猶如一面清晰的鏡子,窮形盡相地折射出了那些妄圖不勞而求巨富的貪鄙者的真實面貌。郭七郎“刺史夢”的毀滅,是對這些人的辛辣諷刺。
小說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作了深刻的揭露。例如鬻官制度,明代尤盛。小說寫包大勸郭七郎納錢捐官時說: “如今朝廷昏濁,正正經經納錢就是得官,也只有數,不能夠十分大的。若把這數百萬錢,拿去私下買囑了主爵的官人,好歹也有個刺史做。” “而今的世界,有甚么正經?有了錢百事可做。”“而今的官,有好些難做。他們做得興頭的,多是有根基,有腳力,親戚滿朝,黨羽四布,方能夠根深蒂固,有得錢賺,越做越高。隨你去剝削小民,貪污無恥,只要有使用,有人情,便是萬年無事的。”作者把矛頭直接指向最高統治者和整個國家機器,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小說結構緊湊,文字洗煉。從授官到失官的轉折,是情節發展的關鍵。作者只用一小節簡潔、神妙的文字,描寫狂風暴雨的場面,使氣氛頓轉,使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增強藝術的魅力。
作者在六千余字的篇幅中,將郭七郎的形象刻劃得栩栩如生,主要采用的是強烈的對比手法。郭七郎捐官后, “氣色驕傲”, “旁若無人”, “精神榮暢、志氣軒昂”,失勢后,又浪跡江湖,無人理睬,受雇當艄,忍氣吞聲的描寫,神情畢肖,諷刺力量很強。
上一篇:《錢塘夢》簡介|鑒賞
下一篇:《錯認尸》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