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唐詩三百首
唐詩選集。共八卷。清代孫洙編選。孫洙號蘅塘退士,所以此書一般題為“蘅塘退士編”。成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本選本原為童蒙學習詩歌的家塾課本。鑒于兒童所讀的《千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而以沈德潛的《唐詩別裁集》作為藍本,“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余首,錄成一編”。(《自序》)此書以簡馭繁,各體充備,廣收名篇,既照顧到了兒童學習的適應性,又基本反映了唐代詩歌的主要精華。全書共選七十七位作者的詩三百零二首,按五、七言古近各體編排,以杜詩入選最多,次為王維、李白、李商隱及各家之作,兼收帝王、士大夫、僧人、歌女、無名氏之作,收錄范圍廣,風格多樣,是老幼皆宜、雅俗共賞的普及讀物。但此書有一些被公認為有價值的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新樂府》、《秦中吟》等未被選入,影響了它全面反映唐詩精華的價值。此書刊行后,至今流行不衰,其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任何選本,歷來刻本、注釋、分析、詳解之書難以盡計,正如四藤吟社主人“識文”所說:“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版本以道光時上元女士陳婉俊注本為最佳,今以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排印本、1959年中華書局重印本通行。另有今人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本也廣為流行。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唐宋八大家文鈔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唐詩別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