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療馬集》的主要內容,《元亨療馬集》導讀
《元亨療馬集》,今稱《元亨療馬牛駝經全集》,是我國古代一部總結性獸醫經典。明代喻仁、喻杰兄弟共同編撰,約成書于明萬歷年間,丁賓作序于萬歷三十六年(1608),可能就是那一年付梓的。《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存目。由于該書實用性很強,書商屢經翻刻,版本甚多,書名亦多種多樣,諸如《療馬集》、《牛馬駝經》、《元亨療馬牛駝集》、《元亨療馬牛駝大全》等;所附治牛部分單行題名為《牛經大全》、《水黃牛經大全》。內容有的只附有“牛經”,有的只附有“駝經”,有的只有治馬部分,甚至所標書名與內容也不一定相符,但都源于同一部書。各種版本基本上源于丁賓序本或乾隆元年(1736)許鏘序本,尤其是許鏘序本流傳甚廣,而丁賓序本與許鏘序本內容也不盡相同,如兩本的“齒歲圖”與“旋毛圖”內容差別很大;丁序本的“東溪素問四十七論”,許序本中不全;丁序本有“趙澤中講岐伯瘡黃論”、“三飲三喂芻水論”,許序本無; 許序本有“騰駒牧養法”,丁序本無,等。總之許序本錯訛較多,內容間有竄亂。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天津李民舊藏善本書中,有明刊《新刻針醫參補馬經全書》4卷,著錄撰者為“喻紺”。據王毓瑚考證,認為除了沒有丁序外,其內容和分卷情況與本書之明刻丁序本全同。撰者作“紺”,系刻工誤讀錯刻。本書的校注本有:乾隆五十年(1785)郭懷西注釋本 《注釋馬牛駝經大全集》10卷;農業出版社1959年出版了于船校本,1963年出版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重編、校正《元亨療馬牛駝經全集》。
喻仁,字本元,號曲川; 喻杰,字本亨,號月川。他們系兄弟二人,均為廬州府六安州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于明嘉靖至萬歷年間。他們幼業獸醫,鍥而不舍。自明王朝初都金陵在京畿附近發展養馬業以后,江淮一帶迅速成為全國養馬中心之一,朝廷還選拔俊秀弟子學習獸醫,以保護家畜的健康和繁育,明制還規定醫者之子恒為醫,考試成績優秀者可享受國家薪俸。喻氏兄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培養出來的優秀獸醫人材。他們長期以獸醫為業,活動于當時養馬業發達的江淮一帶,而且獸術高明,特別善于治馬,“針砭治馬,應手而痊”,治牛也很有成績,“民賴以有耕者無算”,并且 “不矜其功、不計其利,滋滋樹德而銜泌自怡”,終于成為德高望眾的著名獸醫。他們重視獸醫遺產,“究師皇、岐伯之經,泄伯樂、寧戚之秘”,搜尋前人有關獸醫著作30余種,并吸收群眾的經驗,“間以己意自得之妙”,編撰了《療馬集》、《療牛集》,另外,《駝經》也可能是他們所撰。這三部書除各自單行外,為實用方便起見,也常合并為一部,稱《元亨馬牛駝集》或《元亨療馬牛駝大全》 等。
《元亨療馬牛駝大全》,包括《療馬集》、《療牛集》、《駝經》3種。其中 《療馬集》 內容最多,丁賓序本分春、夏、秋、冬4卷(許鏘序本析為6卷)。春卷,“直講十二論”; 夏卷,“七十二大病”; 秋卷,為 “八證論”和 “東溪素問碎金四十七論”;冬卷,為 “經驗良方”。《療牛集》分上下兩卷,論相牛法,牛有56病及其治療方法。《駝經》不分卷,論駝病48種,附治駱駝病藥方30余種。
《元亨療馬牛駝大全》以中醫陰陽學說為基礎,體現了中醫以臟腑為中心的整體思想,強調防重于治,把局部癥狀和全身癥狀歸納為表、里、虛、實、寒、熱、正、邪八癥,特別重視辨證施治。對各種病癥大都有“論”闡明病因,有 “因”表示癥狀,有 “方”說明治法,包括針灸治法,外治法和內服藥方。全書把中醫陰陽學說、臟腑理論和辨證施治貫穿于病理、診斷和治療等各個方面,自成體系,成為我國古代最為系統的一部總結性獸醫典籍。在醫學理論方面,設有“東溪素問碎金四十七論”專篇,對獸醫經常遇到的有關馬的生理、病理、色脈、雜癥及治法中的47個疑難理論問題,以問答方式解釋得極為明確;在診斷方面,系統地總結了色脈診斷和望形察色的方法,要求“凡查獸病,先以色脈為主,再令其步行聽其喘息、觀其肥瘦……然后再定陰陽”,發展了中獸醫的診斷學;在辨證施治方面,系統地總結了“八證論”,使獸醫治病有了明確的標準,對辨證施治的發展和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難治病癥的研究總結方面,引經據典,研究總結出72種常見難治病癥,號稱 “七十二大病”,對每一癥狀都指出其病因、病機、預后、轉歸和調養方法,義理精明,尤其是對癥候群的特點描述相當詳盡,在癥狀相同而病機不同時,還指出了相互區別的要點,這種類癥鑒別是論治成敗的關鍵,在癥狀相同而病不同時,應采用不同治療方法,才能收效,使“七十二大病”具有科學的辨證基礎,在治療中主張“陰疴陽治陽方療,陽癥陰醫陰藥施”。至于書中的針灸、燒烙技術、藥性摘要和經驗良方,更是前人和喻氏兄弟長期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
《元亨療馬集》實用價值極高,加之作者精通業務,又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在總結前人經驗時能夠用精取宏,融合自己的心得體會又渾然一體,文字質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可謂后來居上,標志著我國傳統獸醫學,尤其是馬醫學發展到了鼎盛階段。因此自該書出版后,使其他同類著作不免相形見絀,而成為300多年來我國廣大獸醫最受歡迎的一部獸醫經典著作。
《元亨療馬集》的成就和價值,早已受到人們的珍視,而且經久不衰。但由于該書相沿既久,書商不斷翻刻,民間輾轉傳抄,訛謬巨增,奧義隱沒,以致以訛傳訛。清乾隆五十年六安獸醫郭懷西對其進行了一次全面注釋,他在丁序本的基礎上,參照其他版本,“使訛者正之,隱者顯之”,“有未備者詳之,顛倒者順之,殘缺者補之”,對其他獸醫著作中的 “奧義良方,悉加添互愛”,并附自己五十年心得,“以為世人小補”,其中結合當時養牛業的發展,在牛病及其防治方面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取名為《注釋馬牛駝經大全集》,為當時畜牧業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1958年,時值 《元亨療馬集》付梓350周年,中國獸醫協會召開了紀念會,《中國獸醫雜志》還出版了紀念專號,稱贊這部著作是“祖國獸醫遺著中流傳最廣,而最被人們珍視的一本不朽之作”,并號召人們學習和研究這部不朽獸醫著作,次年農業出版社就出版了該書的于船校本。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又以《元亨療馬集》致盛堂許鏘序本和相石山房版許序本為底本,參照汝顯堂梓等3種丁賓序本和其他幾種許序本,以及日本夾注假名本《馬經大全》,還有各種大獸醫著作,進行了標點、增補、校正,并重新編排,插圖亦據古本一一校正,使之臻于完善,定名為 “重編、校正”《元亨療馬牛駝經全集》,由農業出版社于1963年出版。喻氏兄弟的著作又在社會主義陽光下重放光彩!
參考文獻
- 1. 于船: 《論祖國獸醫學中一部不朽的著作——〈元亨療馬集〉》,《中國獸醫雜志》,1958年第10期。
- 2. 王毓瑚: 《中國農學書錄》,農業出版社,1964。
- 3.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1989。
- 4. 張秉倫等: 《安徽科學技術史稿》。
上一篇:《元豐類稿》的主要內容,《元豐類稿》導讀
下一篇:《元典章》的主要內容,《元典章》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