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居解頤》簡介|鑒賞
宋代文言諧謔小說。北宋高懌撰。 《說郛》稱高懌為唐人,誤。 《宋史·藝文志》著錄,凡三卷,今不傳。涵芬樓排印明抄本《說郛》存佚文十八則,另宛委山堂本《說郛》有數則為前本所無,今存凡二十馀則。
本書所錄文字,一部分據他書轉引,如《嘲戲》出《啟顏錄》, 《史思明詩》出《安祿山事跡》及《芝田錄》, 《準敕惡詩》出《唐國史補》, 《優人滑稽》見《唐闕史》, 《那禿鹙》見《鑒誡錄》,等等,但文字上稍有改動。其他一部分不見于他書,或因所據書失傳,賴本書以存,或即出作者本人的創作。
本書所載諸事,凡時代可考者,皆唐五代時之事。內容均為戲謔滑稽故事。少數存譏刺之意,如《署吏為圣人》譏諷不知禮的刺史,在釋奠儀式上, 判“文宣王、亞圣各決若干”。有的則表現機警之語,如《選人被放》一則:
吏部侍郎李迥秀好機警,有選人被放,訴云:“羞見來路。”迥秀問從何來,曰: “從蒲津關來。”迥秀曰: “取潼關路去。”選者曰: “恥見妻子。 ”迥秀曰: “賢室本自相諧,亦應不怪。”
有的則近乎惡作劇,如《命名曰孚》云賀知章退歸時,請唐明皇為其子取名,唐明皇謂“宜名之孚”,賀知章以后才悟出: “孚乃爪下之子,豈非呼我兒爪子也。” 《妻妬》寫李福的畏內,反映了晚唐官僚的家庭生活。《嶺南風俗》則記載了南方的奇異習俗。就現存佚文看,皆為作者隨手摘抄、寫作的戲謔之事,并無具體的寄意。
上一篇:《鄭德璘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