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孟子·公孫丑下》。題目是后人所加。宋孫奭《孟子注疏》說:“正義曰:此章言民和為貴也?!彼?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zhux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朱熹《孟子集注》說:“天時,謂時日支干、孤虛、王相之屬也。地利,險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鼻蹇涤袨椤睹献游ⅰ氛f:“此明戰在人和。視道之得失,以為助之多寡。光武風雨而破昆陽,李愬大霧而入吳城,此乘天時也。曹丕之嘆天塹,蓋蘇文之守蓋城,恃地險也。鄧艾縋笠而入劍閣,王濬樓船而下采石,無人守焉;隋煬奄有八荒,而宇文化及叛于肘腋;元順帝撫有中國,而徐達長驅順天。好頭誰斫,楚歌四面,視得道之分數,以為眾助之多寡,昭昭矣?!苯袢藯畈睹献幼g注》說:“《荀子·王露篇》云:‘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梢姟鞎r、地利、人和’是當時成語,而內容各有所指?!盾髯印匪^‘天時’,顯然是指‘農時’;所謂‘地利’,顯然是指‘地力’;所謂‘人和’,顯然是指分工?!睹献印愤@里的‘天時’,可能是指陰晴寒暑之宜于攻戰與否,而歷代注解家以陰陽五行家的‘時日干支五行王相孤虛’來解釋,恐怕不是孟子本意?!睹献印返摹乩?,自是指高城深池山川險阻,所謂‘人和’,自是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此篇是概括孟子戰略思想的短論,通過天時、地利、人和等戰爭諸因素的分析比較、闡明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進而把這一軍事理論引申到政治領域中去,推導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論斷,強調了“仁政”的重要作用。文章圍繞中心,反復論證,層層深入,結構嚴整,語言簡勁有力,明白暢達,氣勢充沛,說理充分。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已成為卓絕千古的治世名言。
上一篇:《大車》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嬌娜》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