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取券毛烈賴原錢,失還魂牙僧索剩命》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之十六。故事源出洪邁《夷堅志》。敘:
陳祈為與兄弟爭占家財,暗中將田地典給毛烈。后來,陳祈父母去世,弟兄四人析得家產各一。陳祈拿了千兩銀子,來找毛烈贖田,毛烈將這銀子全部吞掉,又白賴契券,占得田地。他買通官府,不但使陳祈失了銀子,又吃打氣斷。陳祈無處申訴,只得來到東岳行宮,向陰間訴冤。在陰府,由業鏡照射,判明了是非曲直。毛烈被判死刑,陳祈還陽歸生,討取原債券,后也向弟兄們交還了多占的家產。
小說描摹的這個陰府判案的故事,固然有著封建迷信的成份,但作者的主旨卻在于揭露陽間的罪惡。 在那個窳敗的社會里,兄弟朋友間爾虞我詐,明奪暗搶,連那些出家人,也都極為貪利,大撈橫財。但“陽間有理沒處說”,“是非顛倒多因此”,只得企圖到陰府剖雪理直。凌濛初較為真實地寫出了社會地位低下的市民階層的心理,表達了他們期待廉明的政治的真誠愿望。他在小說中,借陳祈之口,喊出了“陽間官府要他做甚么干?”表示了對黑暗的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批判。小說將陽間的昏濁和陰府的清明對比著寫,通過“毛烈欺心”和“陰府受報”的生動描繪,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另外,全篇除回前、回末詩外,文中還穿插了幾首詩,對表現主題起了 “畫龍點睛”的作用。
上一篇:《遼海丹忠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遂昌雜錄》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