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詩是一種詩歌體裁,是用詩的形式來刻畫人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寫人敘事來抒發(fā)情感。與小說戲劇相比,它的情節(jié)一般較為簡單。這種體裁,用詩的形式和體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說的內(nèi)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詩和小說的特點。這種詩情節(jié)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濃厚的詩意,又有簡練的敘事,有層次清晰的生活場面。在我國古典詩歌中著名的敘事詩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長歌行》《長恨歌》《琵琶行》《連昌宮詞》等。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
如何寫作敘事詩?首先要對社會生活進行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以人物形象顯示生活的本質(zhì),展示時代的精神和力量。通常包括英雄歌謠、史詩、詩劇等藝術(shù)形式,在不同的敘事結(jié)構(gòu)中,敘事視角也會有所不同,根據(jù)其內(nèi)容形式主要分為記事、記人兩類敘事詩。
(1)記事式。即著重記敘事實。例如杜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這是一首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安史之亂中遭受苦難的人民深深的同情。
(2)記人式。即著重描寫人物。例如白居易《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詩人通過描寫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的生活,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深刻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敘事詩大多結(jié)構(gòu)比較完整,故事有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有些還有尾聲。比興、夸張、排比、擬人、重疊等修辭手法比比皆是。初學者應(yīng)注意在敘事詩中運用。
上一篇:如何作抒情詩
下一篇:如何作詠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