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晁補之
惜分飛·別吳作
山水光中清無暑,是我消魂別處。只有多情雨,會人深意留人住。不見梅花來已暮,未見荷花又去。圖畫他年覷,斷腸千古苕溪路。
吳是春秋時的古國,建都于吳(今蘇州)。這是晁補之的離別之作。
吳中山水,是天下勝境。那青山綠水相映,簡直是一片綠色的世界,即使是夏天,也使人感受不到一絲暑氣。這正是我要告別的地方,真使人消魂蕩魄啊。“消魂”,即魂魄離散,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極度的歡樂。秦觀《滿庭芳》:“消魂當(dāng)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都是形容極度的悲傷。那么,此處之“消魂”,是悲傷還是歡樂呢?恐怕二者兼而有之。吳中山水,令人陶醉,足以消魂;告別如此美景,又令人悲傷,亦足以消魂。
山水似乎不理解人的心情,盡管競艷爭秀;只有那多情的雨水,懂得人的心意,挽留著客人。俗話說,下雨天,留客天嘛。
我來的時候,梅花開過,來得何其晚。現(xiàn)在要去了,荷花還沒開,去得多么急。來去匆匆,多么使人遺憾!詞人不說我來時已春暮,我走時夏未深,而以梅花、荷花來標(biāo)明季節(jié),給人以美感。這兩種花吳地都有,未見兩種花,除說明來去匆匆外,還有并未得見吳地最美好的季節(jié)的意思,表現(xiàn)出對吳中山光水色的深深眷戀。
但是,終于要去了,那美麗的圖畫只好留待他年再來觀賞了。沿著苕溪出發(fā),使人腸斷欲絕。苕溪,又名苕水,在吳興境內(nèi),夾岸多苕花,故名。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苕溪的風(fēng)光越是美,越使人留戀,離別之人就越是悲傷。從悲傷到斷腸的地步,可知詞人是如何不愿離去了。
上一篇:(宋)張先《惜雙雙·溪橋寄意》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張孝祥《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