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宋祁
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首令詞是歌詠春天的名篇,當時曾是譽滿詞壇的名作。詞中既贊頌了明媚的春光,洋溢著珍惜青春、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也有感于韶光易逝,歡娛難得,及進行樂的思想。
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生機蓬勃、絢麗多彩的早春圖。起句“東城漸覺風光好”,總寫春色宜人。“東城”即城東,點時地點,“漸覺”寫出春光不知不覺來臨的情況,“風光好”既寫出了景色的特點,又表現了詞人的贊美之情。接下三句便是“風光好”的具體描述和形象寫照。“縠皺波紋迎客棹”寫碧波粼粼的春水之態,上面有畫船蕩漾,帶起了皺紗似的波紋,好似代表湖水招手示意,歡迎游客畫船的到來。“縠皺”是用有縐褶的紗,形容起伏均勻的波紋。“縠皺波紋”構成一種活潑的“風光”,是動態美。“迎”字也用得很好,它把春水人格化了,也寫出了詞人泛舟玩水的愉快心境。“棹”是船槳,這里指船而言。“綠楊煙外曉寒輕”,寫遠望中的柳色,柳綠如煙,好像把早晨的寒氣驅散。“曉寒輕”是略呈寒意,實際上寫的是春意。正是這春意盎然的氣氛下,才有下面“紅杏枝頭春意鬧”這一名句。何處去探尋真正的春意呢?只在“紅杏枝頭”。而一個“鬧”字把無生命的紅杏人格化了,使之成為有感情的事物,讓春天的生趣意態翻騰起來,呈現出紅杏枝頭競相開放、爭芳斗妍的春意盎然境界,這就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形象化地再現出來。
詞的下片是抒情。換頭兩句“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這兩句是以個人的功名利祿這兩個方面寫春天的價值對比,來襯托春天的可愛可貴。由于作者官務纏身,很少機會從春光中尋取人生歡樂,故“浮生”已有無限感慨,“長恨歡娛少”,更令人感到生命的可貴。同時,即使以千金與春光相比,也決不為千金而輕視春光中的一笑,這里既可以看出詞人對生命的熱愛,也表現了他追歡買笑的生活態度。句中的“浮生”指短促的人生,即李白所說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長”即“常”。“肯”是“豈肯”的略寫。詞的過闋末兩句“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寫為了尋求歡樂的時光,希望春光且住。即為了過上歡快的生活,詞人把酒敬勸西落的斜陽,請暫且在花間留下夕陽晚照,即多照耀一些時間,不要匆匆歸去。這就充分表現了詞人對春天的珍視,對生活的熱愛。
這首詞景物描寫比較成功,尤其是“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描繪出春意盎然的境界。一個“鬧”字最見功力,意味無窮,作者也因而獲得了“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的雅號。清劉公截說:“著一‘鬧’字,卓絕千古。”王國維也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上一篇:(宋)范仲淹《蘇幕遮·懷舊》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