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是一首寫相思之情、離恨之苦的閨怨詞。詞的上闋作者緊扣思婦的情緒發展及變化,由夜到曉,寄情于景,寫出閨房內外的空蕩凄寒,靜物動物的薄情淺意,從而反襯出主人公的相思之苦。詞的下闋作者又將思婦的情緒在力度上加強,由閨房內外寫到山河之間,直抒胸臆,使每一個空間都回蕩著思婦無盡相思的顫音,表達了主人公對情人純潔專一的眷戀和相思。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詞人以凝重沉郁的筆觸,緊緊把握住相思愁苦的主調,卻不著一個情字,只寫了閨房內外舉目可見的景物,抒情不重于熱烈但重于持久,幽情婉轉而低回,詞人筆下之物無不楚楚動情。“檻菊”、“煙”、“蘭”、“露”、“羅幕”以及“燕子”,一經“愁”、“泣”、“輕寒”、“雙飛”的點染,都顯得多情而生動,充分地表現出主人公孤寂冷落的心境。“燕子雙飛去”句,以燕子之雙襯思婦之單,“去”字尤其生動,將燕子飛翔寫得極輕巧,這里用燕子雙雙對對輕盈地飛翔把愁苦孤寂的意境進一步渲染,反襯閨中之人由離別而生的孤單之感。“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諳,知道,懂得。朱戶,富麗堂皇的大門。全句用月光的安然靜謐、柔和與思婦的渴望、不安相對照,寫出不曉人情的月亮的持久永恒,反襯人間聚散難定。從時序上看,從月之東升寫到天將破曉,寫出思婦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的情狀和不可遏止的思念情懷。對人物整個心理過程描寫得含蓄婉轉,感情真摯動人。
詞的下闋,詞人將上闋中凝聚的沉郁離情傾瀉出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句中“西風凋碧樹”承上闋“檻菊愁煙”,從情景上進一步點染秋色秋意,以恢宏的氣勢描繪出天地間的蒼涼。“西風凋碧樹”的心的凄寒;“獨上西樓”的心的堅定,“望盡天涯路”的心的期待,將思婦的情懷表現到了極致。此句不僅將上闋離恨之苦相思之情進一步升華,且辭語華美,意境遼遠而獨到,成為千古吟詠的名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喻為治學三種境界之首,也是取其堅貞不渝、矢志不移的象征意義,該詞也因此大放異彩。“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承上句,頃刻間將滿心期待變成了無奈的哀嘆。本想以“彩箋”、“尺素”聊表思戀,無奈山長水闊,天高地迥,誰知游子現在何處,錦書寄往何方呢?句中以尺素難傳的事與愿違襯托出思婦難訴相思的苦衷。
全詞形象真實生動,通過詞人飽含激情的景物描寫,逼真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活動。意境高遠凄清,情思衰颯,著情濃郁摯烈,不落俗套。語言端莊工麗,抒情婉約含蓄,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篇難得的詞中佳品。
上一篇:(宋)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