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書》鑒賞
導語:
漢武帝劉徹,原名彘。景帝劉啟庶子,行九。少聰明而有智術。初封膠東王。在同時進行的后位博弈和儲位競爭中,幸運勝出,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生母王夫人立為后,彘立為皇太子,并由景帝改名徹,意“圣徹過人”;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于景帝駕崩當日,即皇帝位,年十六;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崩,壽七十。葬茂陵。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復古更化”的思想,在文景之治“公私富溢”的基礎上,充分舒展雄才大略,“據舊以鑒新”,實現了由黃老而儒學的政治主導思想的大扭轉,實施了以禮制為總持的教育、學術、文化、政治、經濟、軍事制度以至歷法的全面大創改,開創了影響深遠的一代文治武功:以教為先,興太學,置《五經》博士,遍建庠序,建立了社會教化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制度;并與朝廷選官相結合,健全察舉制,實行“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的用人和學術文化政策,創建了影響世界的文官制度;創設樂府,協音律,行“詩教”,廣開獻書之路,置寫書之官,建立中國文獻庫和保存文化遺產的文化制度;建年號,改正朔,修郊祀,易服色,建明堂,行太初歷(夏歷);削封建,徙豪強入邊,制定旨在打擊貴戚高官豪強大族的“二千年良法”《刺史六條》;勘定邊患,南收兩越,東定朝鮮,北逐匈奴,平西羌,撫西南夷,通西域,開疆拓土,使中華文化植被四邊,將漢朝經略成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強大的多民族的大一統國家。晚年下《輪臺詔》,向天下謝罪悔過;實行“富民”政策,示范后世。史稱漢武帝“作憲垂法,為無窮之規”;為“二十四朝之皇帝”,亦即百代之人物。
上一篇:《史記·東方朔,避世于朝的隱士》鑒賞
下一篇:《魏疑而韓不可得也[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