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之儀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鑒賞
李之儀,字端叔,無棣(在今山東)人。歷任樞密院編修、原州通判、提舉河東常平等職。后坐為范純仁作行狀,遺表貶官,退居蘇州。后又徒知唐州,以朝請大夫終。李之儀擅長寫以愛情內容為主的小令。而以這首《卜算子》最為著稱。
這首小令從語言上來看,樸實無華,平淡素雅,又不避疊字重語,一如民歌之風,然而卻寫得情深意摯,委婉深沉。在短短的四十五字中,生動地表現了“我”對愛人的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對忠貞的愛情的渴望與追求。開頭兩句,平鋪直敘,宛似口語,表面上看來毫無詩意,實際上卻是十分必要的鋪墊。作者首先說明“我”與“君”的空間距離非常遙遠,而唯是這樣遙遠的距離,才能更深切地表現相思的痛苦憾恨。下面的兩句十分含蓄,令人回味無窮。和自己熱戀的愛人距離如此遙遠,音訊不通,情思難達,相見無時,這是何等的痛苦不幸。然而,“我”終于找到一點可以聊以安慰的事,那就是雙方同飲著一江之水:仿佛愛人的倩影順水漂來,伸手可掬;仿佛愛人的情話融入了江波,泠泠可聞。距離由遙遠而變得貼近了,世界由荒大而變得狹小。多么美好的遐想,多么真實的體驗。讀到此,人們很容易便會想起蘇軾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如果說小令的上闋主要通過客觀描寫來表現“我”的思戀之情,那么下闋則是“我”直訴內心的思念和對愛情的追求。“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較之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更富神韻。徐干詩是在解釋,而這兩句卻是在傾訴,委婉的語氣中飽含著焦灼的渴望和深沉的哀怨。最后兩句幾乎是破口而出的祝禱:“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此中包含了多少委屈,多少情意,雖不如漢樂府民歌《上邪》“冬雪震震夏雨雪,乃敢與君絕”那樣感情熾烈奔放,但較之顧夐《訴衷情》“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那種溫柔婉轉的表白,卻別有一種堅韌剛毅之氣。
上一篇:(宋)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徐俯《卜算子·天生百種愁》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