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燈·張學夢》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根據我對人性、偏見和政治的觀察,
邪惡不僅僅存在,而且制造著戰爭與裂罅
因此我們生起烘爐、鍛造盾矛
給祖國城市的平寧披上堅甲。
根據我與人們、花卉和歷史的交談,
善良不僅僅存在,而且屢次把冰雪圍殲,
因此我們建造賓館,生產甜酒,
為迎送客人與朋友扎制花環。
根據我對美與惡的比較,他們勢勻力敵
悲慘的教訓與和平的生活輪番交替,
但如果我們團結一致、加深理解,
這一批橄欖樹的綠蔭就會延續。
那么請來吧,為了商事,了解和友誼,
既然道路相通,心靈就不該隔離,
我已學會把黃油和果醬抹在面包片上
我的眼睛任何語言都能翻譯。
信息像葡萄秧覆蓋在天穹
越來越多的醬果把阻扼變為聯系。
我知道。并為了屋檐上白色鴿子,
一座城市或一個詩人都不是一粒珍珠
可以閉鎖在貝殼,孤獨地孕育。
我們的這個星球,烽火連天。每天都在發生戰爭。流血。呻吟。暴力。我們的這個星球,五彩繽紛。每時都有鮮花開放。笑聲。友誼。愛情。黑和白相雜;惡與善并存。詩人將人類的感情和行為的這兩極,加以鮮明的對比,并鄭重地推到人們眼前。在他的筆下,邪惡是在惡的“人性”,無知且無恥的“偏見”之上繁殖出來的;作為邪惡的對立面的“善良”,擁有她的是純潔的“人們”,與幸福為伴的“花卉”和人民譜寫的“歷史”。詩的第一節勾勒“邪惡”的臉譜,第二節謳歌“善良”,每一節的每一行詩都互為對襯,如果“邪惡”的果實是“制造戰爭與裂罅”,那么,“善良”對付“邪惡”的辦法則是“屢次把冰雪圍殲”。但詩人借詩說理的重點是以善制惡。詩的第三節是全詩的主旨,善與惡呈勢均力敵狀,“但如果我們團結一致,加深理解,/這一批橄欖樹的綠蔭就會延續”。“橄欖樹”是和平的標志,它的綠蔭流瀉的濃重的綠色,象征著生機和希望,詩題《綠燈》應是取意于此。詩的第五、六節,詩人強調了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地球變得越來越小,心距不應該變得越來越大,“既然道路相通,心靈就不該隔離”。詩暗示和誘發我們作這樣的想象:一盞“綠燈”亮在人類相互溝通的心靈(“理解”)所造就(“延續”)的“橄欖樹的綠蔭”里,“屋檐上白色鴿子”沿著綠色的光芒向遠天飛去……
詩看似說教而又不是說教。張學夢運用了富有現代色彩的語言,如這樣的詩句:“信息像葡萄秧覆蓋在天穹/越來越多的醬果把阻扼變為聯系”。意味深長的是詩的尾聲:“一座城市或一個詩人都不是一粒珍珠/可以閉鎖在貝殼,孤獨地孕育”。它似乎跳出了單純揚善抑惡的說理圈圈,使詩的主題更加豐富,從而拓寬了詩的內涵。
上一篇:《給詩人·羅洛》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罪惡的黑手(原詩略)·臧克家》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