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陳子龍
《唐多令·寒食》
時聞先朝陵寢有不忍言者。
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五更風(fēng)雨斷遙岑。
雨下飛花花上淚,吹不去,兩難禁。雙縷繡盤金,平沙油壁侵。宮人斜外柳陰陰。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jié)同心。
此詞當(dāng)作于順治二年(1645)清兵攻陷南京以后不久的一個寒食節(jié)。明朝淪亡,帝王陵寢與宮室文物,盡遭清兵蹂躪洗劫,言者不忍言,聞?wù)卟蝗搪劇9首髡邿o限憤慨,填詞以發(fā)亡國之慟。
上片描繪殘春之景,寄寓亡國之悲,滿腔悲憤,凝聚在“漲水寒塘”邊,“五更風(fēng)雨”中。風(fēng)雨煙霧遮斷了故國遙岑,好端端的一片“碧草芳林”,卻被這狂風(fēng)暴雨摧殘得七零八落,暗喻大明的繁華也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感時花濺淚”,這“雨下飛花花上淚”,也象征著詞人感傷亡國的淚水有如泉涌,不能自已。此情此景,真是凄側(cè)之至,哀惋“難禁”!
下片用典寫人事,借歷史上的粉黛黃土,以發(fā)興亡之哀。“雙縷繡盤金”,是用雙縷金線在衣被上盤繡成花鳥圖案。歐陽炯《女冠子》詞有:“翠被雙盤金縷鳳”句。“平沙”,即平沙之路。“油壁”,指油漆彩飾的豪華馬車。換頭兩句,是說隋朝宮人衣著錦繡,乘車豪華,何等榮華富貴!但轉(zhuǎn)瞬之間“宮人斜外柳陰陰”,化為一抔黃土,又是何等陰森凄涼!《廣陵志》云:“府治西北有玉鉤斜,隋煬帝葬宮人處,一名宮人斜。”地在今江蘇江都縣境。”宋人張侃《宮人斜》詩:“萬古宮人斜上望,淡煙衰草為凄然。”此以粉黛黃土與隋之寂滅隱喻明之覆亡。結(jié)尾三句,上接“平沙油壁侵”句,借用南齊蘇小小情事,傷懷故國。“西陵”,即今杭州西湖孤山西泠橋一帶,舊稱西陵,橋畔有蘇小小墓。《樂府廣題》云:“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古樂府《蘇小小歌》云:“我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詞云“回首西陵松柏路”,即謂蘇小小曾與所歡在松柏樹下“結(jié)同心”;但好景不長,如今瘞玉埋香于西陵橋畔,無限孤獨(dú)凄涼,真是令人傷心“腸斷”!詞人以此為喻,暗傷國亡家破,哀悼生靈涂炭,悲慨人事已非。
這首詞不作劍拔弩張之勢,而以凄麗之筆,寫凄惻之情,低回婉轉(zhuǎn)地唱嘆家國之思,足以動天地而泣鬼神。這是陳子龍?jiān)~的一大特色。他的《湘真閣》詞,一掃明以來的萎靡之習(xí),結(jié)束了詞的衰變期,而成為此后三百年來詞之復(fù)興的先導(dǎo)。
上一篇:(宋)鄧剡《唐多令·雨過水明霞》原文賞析
下一篇:(五代)韋莊《天仙子·蟾彩霜華夜不分》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