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宋)陸游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一生寫過很多詠梅詩詞,僅七律就有三十多首。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梅花類”中,選陸游詠梅七律多達十五首,超過許多唐宋名家。在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傳誦之后,詠梅之作大多遞相視進,已成窠臼。方回說:“近世諸人為梅詩,一切蹈襲,殊無佳語。甚者搜奇抉隱,組織千百,去梅愈遠。”就連陸游的詠梅律詩,雖不乏新奇,也總嫌甜熟,方回就認為“肉多于骨”。相比之下,陸游這首《卜算子》,可以說“梅花是我,我是梅花”,在梅花的品性中融入了陸游的高尚情操,顯得風力遒上,骨氣奇高。
歷來詠梅,或重其風致,或重其氣節(jié)。陸游愛梅,就有贊賞其氣節(jié)的一面。他的《落梅》詩說:“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梅花開時不畏嚴寒,落時不戀春光,來得光明,去得磊落,這正是梅花的品格高潔之處。陸游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希望終身與梅花結伴。這首《卜算子》詠梅,就集中刻劃梅花的的這種品格,并借此以自明本志。此詞上片感遇,從客觀環(huán)境著筆,寫梅花處境艱險,身世飄零。“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詠志,則從主觀品格著筆,寫梅花抗拒邪惡,氣節(jié)凜然。“無意”二句,表明本性高潔,不為爭春而來;“零落”二句,不怕經歷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并對周圍惡濁的環(huán)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徑和親身遭受的種種迫害,表現出高度的蔑視。明卓人月《古今詞統(tǒng)》謂“末句獨見高節(jié)”。這末了兩句所表現的既是梅花的天賦稟性,也是陸游的平生抱負和政治節(jié)操。陸游早年因愛國議論觸怒秦檜,試場被黜。后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免職而歸。入蜀時有人譏其“頹放”,在嚴州任上,御史臺彈劾他“嘲弄風月”,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huán)境中,陸游一直頗遭時忌。但陸游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愛國壯志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這首詞作年莫考,但總是經歷了多次政治風波之后寫的,因此借詠梅以寄托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jié)操,可以視為陸游一生的定評。詞中不免也有自傷自悼的消極成分和孤芳自賞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積極的,有風骨,有氣節(jié),這種政治操守就值得尊敬。
上一篇:(明)吳兗《卜算子·和稼軒》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程垓《卜算子·獨自上層樓》宋詞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