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詩詩群·子頁·火的河流》新詩鑒賞
誰見過火的河流
逃出史籍
在荒野上浪游
炙烤你的皮膚,燙傷你的目光
老人想從對岸趟過來
這邊活著一棵老樹
是他少年時的追求
靴子焚掉了,人變成了石頭
一河的信物
流成葡萄一溝
流成瓜果一溝
傳說似無似有
蕩成少婦的耳墜
盈淌風的沉醉,等我
走近火河,相信了傳說
吐魯番是它釀造的一樽美酒
“誰見過火的河流/逃出史籍/在荒野上浪游”。詩人起句擒人,一個問句使我們產生了期待的心理。火的河流在這里既暗合了新疆一帶“火焰山”的傳說,同時又化山為水,帶有強烈的運動感、沖突感。“逃出史籍”,便有一種神秘高古的色調,它是傳說所以入不得史籍;此外詩人還強調了西部自然風光的原始野性、不為人類所羈束的特點。這正是一種“浪游”精神——西部人的生命狀態。
接下來,詩人緊承這一傳說,講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故事:一位老人要橫渡火的河流,因為對岸有一棵老樹。這棵老樹是他少年時的追求。他尋找著它,見到它時自己已經蒼老了。但他還是要涉過這條兇險炙熱的河流奔向它,不怕自己在烈火中化為灰燼。這個故事有一種象征意味,與“夸父逐日”幾近。老人被焚毀了,“人變成了石頭”。但這里詩人并不感到絲毫悲傷,追求理想終生不渝的老人畢竟以死亡抵近了老樹,他的生命化為堅硬的不會死亡的石頭,這實際是真正的永生。他的信念(信物),“流成葡萄一溝/流成瓜果一溝”。這就是老人最后的勝利,用生命為荒野鋪架了一片綠茵。在“葡萄溝”、“果子溝”里品嘗甘美的人,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真正神靈乃是一種堅強勇武的精神人格。老人是傳說,但這種精神人格不是傳說,它活在今天、明天、昨天,活在每一個西部人的意志和行動之中。(就像夸父用生命化為一片遺澤萬世的 “桃林”,它是傳說,但在精神意向上則與人類的祖先內在的精神一樣。) 在這個意義上,盡管這傳說似有似無,像西部少婦閃爍迷離的耳墜,但詩人 “走近火河,相信了傳說”。他的根據乃是今天千萬個 “追求老樹” 的西部人民所表現出來的頑強生存信念
這首詩歌頌了今天西部人民的精神,但詩人借助傳說來背面敷粉,初看了無痕跡,細品妙悟得出,自有一脈恍兮惚兮的風神格調。
上一篇:《現代派詩群·路易士·火災的城》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陳東東·點燈》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