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擴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比喻的一種。在喻體前后增加說明性文字,對喻體作進一步解釋說明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擴喻中的比喻部分,可以是明喻、暗喻等形式,如:
例1:她的臉紅起來,黑紅,加上半殘的粉,與清亮的燈光,好像一塊煮老了的豬肝,顏色復雜而難看。(老舍《駱駝祥子》)
例2: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燦爛的光芒;/死,消滅不了她,/她是太陽,/離開了地平線,/卻閃耀在天上!(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例1是明喻,后用一說明性文字“顏色復雜而難看”,說明其相似點。例2是暗喻,后用描寫性文字“暗夜里,/放射出燦爛的光芒”、“離開了地平線,/卻閃耀在天上”進一步說明喻體。
說明性文字可以出現在喻體前,也可出現在喻體后,在一段擴喻中,還可穿插出現。如:
例3:有人叫她“熟肉鋪子”,因為只有熟肉店會把那許多顏色冷暖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并非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的真理”。(錢鍾書《圍城》)
例3在前兩個喻體“熟肉鋪子”、“真理”后增加解釋性文字。后一個比喻的說明性文字則出現在喻體前面。這些說明性文字強調了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
上一篇:什么是夸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連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