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箏斜雁
【出典】 唐·鮑溶《風箏》詩:“雁柱虛連勢,鸞歌且墜空。”(見《全唐詩》卷四八六)
【釋義】 箏柱斜列,有如飛行中的雁行。宋詞中常用“一箏斜雁”或“一箏過雁”形容天空中飛行的雁行。
【例句】 ①天色晚,云外一箏斜雁。(趙廱《謁金門》[天色晚]2206)這里用“一箏斜雁”詠天上的雁行。②憑誰問、一箏過雁,細說與、眉心楊柳怨。(黃公紹《花犯·木芙蓉》3369)這里以“一箏過雁”指天上飛過的雁行。
宋詞典故·一箏斜雁
【出典】 唐·鮑溶《風箏》詩:“雁柱虛連勢,鸞歌且墜空。”(見《全唐詩》卷四八六)
【釋義】 箏柱斜列,有如飛行中的雁行。宋詞中常用“一箏斜雁”或“一箏過雁”形容天空中飛行的雁行。
【例句】 ①天色晚,云外一箏斜雁。(趙廱《謁金門》[天色晚]2206)這里用“一箏斜雁”詠天上的雁行。②憑誰問、一箏過雁,細說與、眉心楊柳怨。(黃公紹《花犯·木芙蓉》3369)這里以“一箏過雁”指天上飛過的雁行。
上一篇:典故《一笑軒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箑西風掩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