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前度劉郎
【出典】 見“無人不道看花回”條。
【釋義】 劉禹錫于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司馬召至長安,游玄都觀曾作《戲贈(zèng)看花諸君子》詩。十四年后又回長安重游玄都觀,作詩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句。后因以前度劉郎指劉禹錫,亦用為世事變遷或看桃花的典故。
【例句】 ①前度劉郎今度客,嗟老矣,鬢成絲。(韓元吉《江神子·建安縣戲趙德莊》1396)這里以前度劉郎自稱,與首句之“看花”相扣。②前度劉郎,幾許風(fēng)流地,花也應(yīng)悲。(韓元吉《六州歌頭·桃花》1402)這里用以切題,暗亦以悲光景之遷移。③前度劉郎詩句,祗詠丹青摹寫,佳境未親逢。(曹冠《水調(diào)歌頭》[游燕賞潭洞]1536)這里以指劉禹錫。劉禹錫有“遠(yuǎn)寫丹青到雍州”之句詠此,故以揭出。④前度看花白發(fā)郎,平生痼疾是清狂。(劉克莊《鷓鴣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詞》2642)這里由姓氏相同,引劉禹錫自比,亦以表明自己豪放的心性。⑤前度劉郎重喚渡,漫山寂寂,年時(shí)花下,往往無尋處。(劉辰翁《青玉案·微晴渡觀桃,非復(fù)前日彌望之盛……》3206)這里由姓氏相同,用以自指,亦以嘆稠塘桃樹砍伐殆盡,不復(fù)有昔日之盛。
上一篇:典故《前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前旒十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