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梁遇春·南定樓遇急雨》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今天是個瀟灑的秋天,飄著零雨,我坐在電車?yán)铮吹窖赝镜昀锏幕镉?jì)們差不多都是懶洋洋地在那里談天,看報(bào),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yàn)榻裉鞂?shí)在有點(diǎn)冷起來了。還有些只是倚著柜頭,望望天色。總之紛紛擾擾的十里洋場頓然現(xiàn)出閑暇悠然的氣概,高樓大廈的商店好像都化做三間兩舍的隱廬,里面那班平常替老板掙錢,向主顧陪笑的伙計(jì)們也居然感到了生活余裕的樂處,正在拉閑扯散地過日,仿佛全是古之隱君子了。路上的行人也只是稀稀的幾個,連坐在電車?yán)锩嫔香y行去辦事的洋鬼子們也燃著煙斗,無聊賴地看報(bào)上的廣告,平時的燥氣全消,這大概是那件雨衣的效力罷!到了北站,換上去西鄉(xiāng)的公共汽車,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別有一種風(fēng)味的。外面的蒙蒙細(xì)雨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只是車窗上不斷地來臨的小雨點(diǎn),同河面上錯雜得可喜的纖纖雨腳。此外還有粉般的小雨點(diǎn)從破了的玻璃窗進(jìn)來,棲止在我的臉上。我雖然有些寒戰(zhàn),但是受了雨水的洗禮,精神變成格外地清醒。已攖世網(wǎng),醉生夢死久矣的我真不容易有這么清醒,這么氣爽。再看外面的景色,既沒有像春天那驕艷得使人們感到它的不能久留,也不像冬天那樣樹枯草死,好似世界是快毀滅了,卻只是靜默默地,一層輕輕的雨霧若隱若現(xiàn)地蓋著,把大地美化了許多,我不禁微吟著鄉(xiāng)前輩姜白石的詩句,真是“人生難得秋前雨”。忽然想到今天早上她皺著眉頭說道:“這樣凄風(fēng)苦雨的天氣,你也得跑那么遠(yuǎn)的路程,這真可厭呀!”我暗暗地微笑。她哪里曉得我正在憑窗賞玩沿途的風(fēng)光呢?她或者以為我現(xiàn)在必定是哭喪著臉,像個到刑場的死囚,萬不會想到我正流連著這葉尚未凋,草已添黃的秋景。同情是難得的,就是錯誤的同情也是無妨,所以我就讓她老是這樣可憐著我的仆仆風(fēng)塵罷;并且有時我有什么逆意的事情,臉上露出不豫的顏色,可以借路中的辛苦來遮掩,免得她一再追究,最后說出真話,使她憑添了無數(shù)的愁緒。
其實(shí)我是個最喜歡在十丈紅塵里奔走道路的人。我現(xiàn)在每天在路上的時間差不多總在兩點(diǎn)鐘以上,這是已經(jīng)有好幾月了,我卻一點(diǎn)也不生厭,天天走上電車,老是好像開始蜜月旅行一樣。電車上和道路上的人們彼此多半是不相識的,所以大家都不大拿出假面孔來,比不得講堂里,宴會上,衙門里的人們那樣彼此拼命地一味敷衍。公園,影戲院,游戲場,館子里面的來客個個都是眉開眼笑的,最少也裝出那么樣子,墓地,法庭,醫(yī)院,藥店的主顧全是眉頭皺了幾十紋的,這兩下都未免太單調(diào)了,使我們感到人世的平庸無味,車子里面和路上的人們卻具有萬般色相,你坐在車?yán)铮灰惚牬笱劬Σ煌5赜^察了卅分鐘,你差不多可以在所見的人們臉上看出人世一切的苦樂感覺同人心的種種情調(diào)。你坐在位子上默默地鑒賞,同車的客人們老實(shí)地讓你從他們的形色舉止上去推測他們的生平同當(dāng)下的心境,外面的行人一一現(xiàn)你眼前,你盡可恣意瞧著,他們并不會曉得,而且他們是這么不斷地接連走過,你很可以拿他們來彼此比較,這種普通人的行列的確是比什么賽會都有趣得多,路上源源不絕的行人可說是上帝設(shè)計(jì)的賽會,當(dāng)然勝過了我們佳節(jié)時紅紅綠綠的玩意兒了。并且在路途中我們的心境是最宜于靜觀的,最能吸收外界的刺激的。我們通常總是有事干,正經(jīng)事也好,歪事也好,我們的注意免不了特別集中在一點(diǎn)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長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們的方寸是悠然的,不專注于一物,卻是無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們此時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況。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說起,途中是認(rèn)識人生最方便的地方。車中,船上同人行道可說是人生博覽會的三張入場券,可惜許多人把它們當(dāng)做廢紙,空走了一生的路。我們有一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謂行萬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覺得換一個解釋也是可以。一條的路你來往走了幾萬遍,湊成了萬里這個數(shù)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俗語說道:“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我們不幸未得入泮,只好多走些路,來見見世面罷!對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觀照,世上的榮辱禍福不足以擾亂內(nèi)心的恬靜,我們的心靈因此可以獲到永久的自由,可見個個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并不限于羅素先生所欽定的:所怕的就是面壁參禪,目不窺路的人們,他們自甘淪落,不肯上路,的確是無法可辦。讀書是間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詮,便非真諦,所以我覺得萬卷書可以擱開不念,萬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
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但是我覺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樣能與自然更見親密。旅行的人們心中只惦著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緊張的,實(shí)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并且天下的風(fēng)光是活的,并不拘泥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巖。旅行的人們所看的卻多半是這些名聞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贊美的勝地。旅行的人們也只得依樣葫蘆一番,做了萬古不移的傳統(tǒng)的奴隸。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發(fā)現(xiàn)出的美景對著我們才會有貼心的親切感覺,才會感動了整個心靈,而這些好景卻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絕不能強(qiáng)求。所以有時因公外出,在火車中所瞥見的田舍風(fēng)光會深印在我們的心坎里,而花了盤川,告了病假去賞玩的名勝倒只是如煙如霧地浮動在記憶的海里。今年的春風(fēng)同秋天,我都去了一趟杭州,每天不是坐在劃子里聽著舟子的調(diào)度,就是跑山,恭敬地聆著車夫的命令,一本薄薄的指南隱隱地含有無上的威權(quán),等到把所謂勝景一一領(lǐng)略過了,重上火車,我的心好似去了重?fù)?dān)。當(dāng)我再繼續(xù)過著我通常的機(jī)械生活,天天自由地東瞧西看,再也不怕受了舟子,車夫,游侶的責(zé)備,再也沒有什么應(yīng)該非看不可的東西,我真快樂得幾乎發(fā)狂。西泠的景色自然是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跡,可惜消失得太慢,起先還做了我?guī)讉€噩夢的背景。當(dāng)我夢到無私的車夫,帶我走著崎嶇難行的寶石山或者光滑不能住足的往龍井的石路,不管我怎樣求免,總是要迫我去看煙霞洞的煙霞同龍井的龍角。謝謝上帝,西湖已經(jīng)不再浮現(xiàn)在我的夢中了。而我生平所最賞心的許多美景是從到西鄉(xiāng)的公共汽車的玻璃窗得來的。我坐在車?yán)铮嗡簧弦幌拢蛔笠挥业靥帲粗峡床煌甑氖耸兰o(jì)長篇小說,有時閉著書隨便望一望外面天氣,忽然覺得青翠迎人,遍地散著香花,晴天現(xiàn)出不可描摹的藍(lán)色。我頓然感到春天已到大地,這時我真是神魂飛在九霄云外了。再去細(xì)看一下,好景早已過去,剩下的是閘北污穢的街道,明天再走到原地,一切雖然仍舊,總覺得有所不足,與昨天是不同的,于是乎那天的景色永留在我的心里。甜蜜的東西看得太久了也會厭煩,真真的好景都該這樣一瞬即逝,永不重來。婚姻制度的最大毛病也就是在于日夕聚首:將一切好處都因?yàn)樘於蓧奶幜恕4送庠跓峥竦南奶欤L(fēng)雪載途的冬季我也常常出乎意料地獲得不可名言的妙境,滋潤著我的心田。會心不遠(yuǎn),真是陸放翁所謂的“何處樓臺無月明”。自己培養(yǎng)有一個易感的心境,那么走路的確是了解自然的捷徑。
“行”,不單是可以使我們清澈地了解人生同自然,它自身又是帶有詩意的,最浪漫不過的。雨雪霏霏,楊柳依依,這些境界只有行人才有福享受的。許多奇情逸事也都是靠著幾個人的漫游而產(chǎn)生的。《西游記》,《鏡花緣》,《老殘游記》,Cervantes的《吉訶德先生》(“DonQuixote”),Swift的《海外軒渠錄》(“Gulliver'sTravels”),Bunyar的《天路歷程》(“Pilgrim'sProgress”),Cowper的《癡漢騎馬歌》(“JohnGilpin”),Dickens的“PickwickPapers”,Byron的“ChildeHarold'sPilgrimage”,F(xiàn)ielding的“JosephAndrews”,Gogols的“DeadSouls”等不可一世的杰作沒有一個不是以“行”為骨子的,所說的全是途中的一切,我覺得文學(xué)的浪漫題材在愛情以外,就要數(shù)到“行”了。陸放翁是個豪爽不羈的詩人,而他最出色的杰作卻是那些紀(jì)行的七言。我們隨便抄下兩首,來代我們說出“行”的浪漫性罷!
劍南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yuǎn)游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xì)雨騎驢入劍門。
南定樓遇急雨
行遍梁州到益州,
今年又作度瀘游。
江山重復(fù)爭供眼,
風(fēng)雨縱橫亂入樓。
人語朱離逢峒獠,
棹歌欸乃下吳州。
天涯住穩(wěn)歸心懶,
登覽茫然卻欲愁。
因?yàn)?ldquo;行”是這么會勾起含有詩意的情緒的,所以我們從“行”可以得到極愉快的精神快樂,因此“行”是解悶消愁的最好法子,將瀕自殺的失戀人常常能夠從漫游得到安慰,我們有時心境染了凄迷的色調(diào),散步一下,也可以解去不少的憂愁。Howthorne同EdgarAllenPoe最愛描狀一個心里感到空虛的悲哀的人不停地在城里的各條街道上回復(fù)地走了又走,以冀對于心靈的饑餓能夠暫時忘卻,Dostoivsky的《罪與罰》里面的Raskolinkov犯了殺人罪之后,也是無目的到處亂走,仿佛走了一下,會減輕了他心中的重壓。甚至于有些人對于“行”具有絕大的趣味,把別的趣味一齊壓下了,Stevenson的《流浪漢之歌》就表現(xiàn)出這樣的一個人物,他在最后一段里說道:“財(cái)富我不要,希望,愛情,知己的朋友,我也不要;我所要的只是上面的青天同腳下的道路。”
WealthIasknot,hopenorlove,
Norafriendtoknowme;
AllIask,theheavenabove
Andtheroadbelowme。
WaltWhitman也是一個歌頌行路的詩人,他的《大路之歌》真是“行”的絕妙贊美詩,我就引他開頭的雄渾詩句來做這段的結(jié)束罷!
AfootandLight—heartedItaketotheopenroad,
Healthy,free,theworldbeforeme,
ThelongbrownpathbeforemeleadingwhereverIchoose。
我們從搖籃到墳?zāi)挂膊贿^是一條道路,當(dāng)我們正寢以前,我們可說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許多的苦辛,然而四周的風(fēng)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趣的,值得我們跋涉這程路來細(xì)細(xì)鑒賞。除開這條悠長的道路外,我們并沒有別的目的地,走完了這段征程,我們也走出了這個世界,重回到起點(diǎn)的地方了。科學(xué)家說我們就歸于毀滅了,再也不能重走上這段路途,主張靈魂不滅的人們以為來日方長,這條路我們還能夠一再重走了幾千萬遍。將來的事,誰去管它,也許這條路有一天也歸于毀滅。我們還是今天有路今天走罷,最要緊的是不要閉著眼睛,朦朦一生,始終沒有看到了世界。
1929年11月5日
編者注:入泮:清代指考中秀才為“入泮”。 即塞萬提斯。 即斯威夫特。即班揚(yáng)。 即庫柏。 即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 即拜倫的《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 即菲爾丁的《約瑟夫·安德魯斯》。 即果戈理的《死魂靈》。 即霍桑。 即愛倫·坡。 即陀思妥也夫斯基。 即拉斯科爾尼科夫。 即斯蒂文遜。 即惠特曼。 漢譯為:我快樂地走在大路上,/自由、健康的世界展現(xiàn)在我面前,/遙遠(yuǎn)的棕色道路,/引導(dǎo)我去選擇任何地方。
通讀《途中》,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自始至終都在同你(讀者)談心聊天,向你傾訴他的所見所聞。作者的行文汪洋恣肆,波譎云詭,時而為沿途店鋪的伙計(jì)、坐在電車?yán)锏?ldquo;洋鬼子”畫像,時而吟誦古人“人生難得秋前雨”的詩句,時而又暗笑在家中白白替自己操心擔(dān)憂的妻子……真可謂來去無蹤,飄忽無跡。如此行文類似爐邊絮語,促膝談心,無拘無束,盡興之至。這不是別的,正是這類散文所以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像這樣的散文讀多了,誰還會稀罕那種一本正經(jīng)、干癟乏味的說教呢!不過我們也不能因此認(rèn)為作品毫無節(jié)制和取舍,散漫得不可收拾,其實(shí)遠(yuǎn)非如此,作者先是從實(shí)實(shí)在在的上班趕路寫起,然后升華概括為漫長的人生之旅,突出“行萬里路”的重要性。作者就這樣一路行來,夾敘夾議,左右逢源,顧盼多姿。有“線索”而不露痕跡,有“匠心”而不是“匠氣”,這正是《途中》結(jié)構(gòu)的高超之處。
絮語而無見解,聊天而無理趣,那只能流于貧嘴滑舌,作者則不然,他好做翻案文章,并從翻案中充分透露出他特有的機(jī)敏、睿智和幽默感。例如,明明是難得的旅游優(yōu)于通常的走路,作者偏說旅游時“人們心中只惦著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緊張的”,其實(shí)不少“好景卻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絕不能強(qiáng)求”。明明是古人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并提,認(rèn)為不能偏廢,作者卻偏要說:“我覺得萬卷書可以擱開不念,萬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明明漫游流浪是件苦事,作者偏要引用中外許多文學(xué)作品,斷言“許多奇情逸事也都是靠著幾個人的漫游而產(chǎn)生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們對作者這些議論不能放在“科學(xué)”的天平上去衡量(像作者本人就嗜書如命),而應(yīng)該提到創(chuàng)造、審美的標(biāo)準(zhǔn)上去細(xì)細(xì)品味,不是有些人只熱衷于急急忙忙的旅游,而忽略在趕路等日常生活中去發(fā)掘美的情趣嗎?世上不也有“面壁參禪,目不窺路”那樣的書呆子和迂腐者嗎?作者認(rèn)為“做小品文字的人最要緊的是觀察點(diǎn),無論什么事情,只要從新觀察點(diǎn)看去,一定可以發(fā)見許多新的意思,除去不少從前的偏見,找到無數(shù)看了足以發(fā)噱的地方”(《英國小品文選》第30頁譯注)。說到底,作者上述這些翻案文字,正是由于他獨(dú)具慧眼,找到了“新觀察點(diǎn)”所致。
不光大段翻案文字是如此,有的作者寫著寫著,突發(fā)奇想,引用一些風(fēng)馬牛不相關(guān)的事物作比喻,捎帶幾句插入文中,也能收錦上添輝之效,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剛才還在議風(fēng)景:“甜蜜的東西看得太久了也會厭煩,真真的好景都該這樣一瞬即逝,永不重來。”忽然宕開一筆,改說婚姻:“婚姻制度的最大毛病也就是在于日夕聚首:將一切好處都因?yàn)樘於蓧奶幜恕?rdquo;剛才還在說趕路,忽然引出了“三張入場券”的比喻:“車中,船上同人行道可說是人生博覽會的三張入場券,可惜許多人把它們當(dāng)做廢紙,空走了一生的路。”真是信手拈來,涉筆成趣。乍看這些比附不倫不類,缺少了正常的邏輯推理,結(jié)論難以成立,其實(shí)必須如此方能使這些吉光片羽式的文字不同尋常,顯示出強(qiáng)烈的幽默感,促使人們在會心的微笑以后陷入沉思:可不能因?yàn)橹蒙碛诿篮玫募彝セ橐錾钪卸敛徽湎В刹荒芤驗(yàn)闆]有養(yǎng)成隨時隨地觀察生活的習(xí)慣而虛度歲月……
還有一點(diǎn)彌足珍貴,值得一提。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力很深,《途中》通篇用的是流暢的白話,間或有文白夾雜之處,也能相映成趣,掌握分寸,這和那種雖然精通外語卻怠慢了母語的翻譯腔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靈活自如的結(jié)構(gòu),豐富多樣的知識,睿智幽默的情趣,華美流暢的文字——以上這些要素的有機(jī)結(jié)合,使《途中》成了一篇耐人咀嚼的散文杰作。
上一篇:《馱馬·施蟄存》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銅夢·林燿德·流變》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