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江河·履歷》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歐陽江河
一群朝圣歸來的年輕人
舉起筆和憤怒的雙拳
抗議玫瑰色的謊言
他們剛剛從黑夜中醒來
眼珠和飄動的毛發(fā)都是烏黑的
他們在語言的象牙塔內(nèi)雕塑自己的形象
歷史卻在象牙塔外
旋出五光十色的鳥群
從此每一種表情只訴說暈眩
光把他們的眼神用七種顏色到處涂抹
這顏色無可挽回地燃成一大片迷惘的火
掙扎著,抽搐著,舐噬空氣和肺葉
每一陣風過都吹落一只眼睛
每一只眼睛都分泌著礦物的汁液
臨終的時辰被瞳孔無限放大
直至化為烏有
一個牙雕的世界坍塌了
他們的自畫像枯萎、凋殘,如落葉
他們長大了——感情被太陽曬成青銅
他們感到凍土的寒冷
因為他們有體溫
他們的呼吸和眼淚和心之顫動都是熾熱的
還有他們的血
那粘稠的血、呼嘯的血、巖漿的血
歐陽江河的詩《履歷》是生于1956年的歐陽江河們的履歷,是整整一代人的履歷;是恰如詩人顧城的代表作《一代人》中所描繪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那一代人的履歷。確切說是趟過十年浩劫之火的那一代青年的“履歷”。質(zhì)言之,歐陽江河的《履歷》,是對十年浩劫的責難、詰問與反思。
凝重、犀利、冷峻,是《履歷》的情緒基調(diào)。
全詩通篇均以意象組成,含義深邃、雋永,委宛中見直率,在詩的語言和意象的表層蘊藏深意,令人在咀嚼、玩味之后,產(chǎn)生振聾發(fā)聵之感。
第一節(jié)第一句便將一代人推至追光燈映照下的舞臺中心:“一群朝圣歸來的年輕人”。“朝圣”應是暗喻紅衛(wèi)兵在“文革”中盲目的瘋狂。緊接著的是寫這群年輕人在“朝圣”后的進一步瘋狂,他們“舉起筆和憤怒的雙拳/抗議玫瑰色的謊言”:口誅筆伐還動武,所打擊的對象竟是“玫瑰色的謊言”,因此,這一句實質(zhì)上表明了作者對紅衛(wèi)兵的“革命”行動的自省與彷徨。首節(jié)作結(jié)的兩句“他們剛剛從黑夜中醒來/眼珠和飄動的毛發(fā)都是烏黑的”,“黑夜”暗喻噩夢般的十年浩劫,當紅衛(wèi)兵們從十年浩劫中走出,他們依然年輕,而此前,年輕的他們因為年輕,所以易于輕信、沖動,易于被人利用。
詩的第二、三節(jié)續(xù)寫一代人在十年浩劫中的所作所為。眾所周知,“文革”是一場以文字為先鋒的所謂的“文化革命運動”,大字報是“文革”中與棍棒、拳頭一樣重要的武器,在“語言的象牙塔內(nèi)雕塑自己的形象”中的“語言的象牙塔”當指這一層含義。歷史卻并不像那些顛倒黑白的大字報上的文字亦即“語言的象牙塔”所污蔑的,所以“歷史卻在象牙塔外/旋出五光十色的鳥群”——在那個混淆視聽的年代,歷史被匆匆來去的政客弄得面目全非,撲朔迷離,以至使人們“暈眩”。第三節(jié)因了第二節(jié)的最后一行“光把他們的眼神用七種顏色到處涂抹”,承上啟下,帶出“這顏色無可挽回地燃成一大片迷惘的火”,詩句的含義是第二節(jié)的整體含義的延伸,歷史是真實的,但被居心叵測者歪曲,指鹿為馬,一代青年因此陷入了“迷惘”。“迷惘”兩字是詩的第三節(jié)的“詩眼”,這一節(jié)的所有的描寫都由此生發(fā)開去。
詩的第四節(jié)真正進入了對十年浩劫大火熄滅后的一代青年的情態(tài)的描寫。從狂熱、迷惘進而沮喪、失望,一句“他們的自畫像枯萎、凋殘,如落葉”,是一代人彼時彼地的形象與心態(tài)的寫照。而“他們長大了——感情被太陽曬成青銅”,當指這一切都成歷史這一冷酷的事實。
最后一節(jié)略露亮色。經(jīng)歷了瘋狂、迷惘、沮喪和失望的一代人,身心在逆境和厄境中長大的一代人,不甘沉淪地以體溫、熱血,去抵擋“凍土的寒冷”,盡管那份狂熱的感情已被太陽曬成青銅。
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北島有一首同題詩,結(jié)尾寫道:“當天地翻轉(zhuǎn)過來/我被倒掛在一棵墩布似的老樹上/眺望。”歐陽江河對那段災難歷史的眺望顯然并非倒著眺望,是直面,是正視。追悔、沉思、奮起,是直面與正視的結(jié)果,也是《履歷》的抒情節(jié)奏。
上一篇:《許地山·落花生》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吳伯簫·馬》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