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民·推菜車的人》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張志民
汗珠兒點點,
露珠兒串串。
喊聲兒脆,
胡同兒彎。
朝陽染得菜椒兒嫩,
晨風吹擺小蔥兒鮮。
送上門,
推進院。
作千家常客,
結萬戶朋緣。
車聲兒吱吱去,
小曲兒聲聲遠……
載一片江南,
推一車春天……
在新詩創作中,有一種詩體相當流行,這就是兩行一節、通篇押韻的體式。這種詩體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就每節而言,干凈利落,單純明快;二、就全詩而言,進展迅速,善于變換角度。《推菜車的人》就是運用這種詩體的一首上乘之作。
北京多胡同小巷,在興建大型“超市”以前,菜場職工為了方便居民,常常推車上門服務,此詩勾勒的就是這樣一幅充滿朝氣和人情味的生活小品。詩的開頭不寫別的,而是巧妙地把“汗珠兒”和“露珠兒”并提,這就以小見大,用側襯正,單純明快地顯示了推菜車人的職業特點:勤勞早起,揮汗推車,新鮮的蔬菜沾滿了亮晶晶的露珠……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廣大居民的距離。接著用極少的字托出了一個兼具聲色之美的鏡頭:喊聲或高或低,在你耳邊縈繞;胡同或隱或露,在你眼前展現,多么令人愉悅和欣慰!第三節開始轉換角度,進行聚焦,猶如展現了一幅清晰耀眼的靜物寫生畫,菜椒兒和小蔥如此鮮嫩,其他也就可想而知了。詩的結尾扣住車聲和哼小曲兒的聲音,步步遠去,漸漸“淡出”,終于由實而虛,化作“一車春天”長駐人民心頭。不難看出,和全詩不斷變換、跳躍的結構相適應,作者在句式和音節的安排上也頗下工夫,具體說來有如下幾點:一是各節兩兩相對,用了偶句,顯得十分整齊;二是相鄰的兩節字數并不相同,最多的有八個字,最少的僅三個字,這樣長短交叉,又極富錯綜變化之美;三是全詩一韻(an)到底,讀來瑯瑯上口,富于音樂性。總之,這是一首可讀可誦、值得細細品味的詩篇。
上一篇:《堯山壁·陶醉壺口》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余秋雨·沙原隱泉》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