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白羽·同志》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劉白羽
天是晴了。漳河暴漲的洪水,卻并未因此落下去。波浪在陽光下一閃,便嘩的一聲拋擲過去了。特別是在山谷里,洪水發出嚇人的“轟隆——轟隆”的聲響。半夜,我的隔壁,有著關于這水吼的對話。起先,是一個濃鼻音的老人在說:“……你聽!蛟在叫呢……”
“哪里有什么蛟,這不過是水在打絞,打旋,就響起來了!”
可是不拘怎樣,那巖腳下吼叫的怪聲響,還是引起我無限的憂郁。因為我給暴漲的洪水釘在這荒村里,已經三天了。恰在這時,我瞅見天上一顆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煙灰里般,一下又給陰云遮蔽起來了。
“老年人說……是鳳凰下了蛋,打一次雷,下降三尺,降到山根,變成蛟,它一翻身,就發了洪水,要不,哪來這么大水呢。你聽聽這聲音,水,一時半會退不下去。”
“不,這是迷信。這完全是迷信,……”下面,這響亮的喉嚨也沒說出漲水的來由。
我卻信任了那濃鼻音的人。水,一時半會退不下去。因為我確定他是年紀大的人,一定是這河岸上的老住戶,他的經驗一定可靠。第二天天剛亮,一陣鳥聲剛噪過去,窗戶紙上灰色的黎明晃了一下眼。我跑到隔壁去,一推門,還早眠在面板上的蒼蠅嗡的一聲沖到我臉上,像落了陣把雨點。進去叫醒炕上的人,卻只一個。他是那樣愕然的,他的眼光是那樣警惕的……這眼光制止著我前進的腳步。這眼睛在我臉、身、各處打了幾個盤旋,然后刀子樣疼痛地戳在我臉上,如像一種壓力,讓我的眼光只好被迫退下來。忽然,他用明朗而干燥的聲音無意地掃了我一下:
“你來干什么?”
“我想找那個老大爺,問一問今天水可落得下去,可過得河。”
他一口回絕我,但也有點遲疑,而說出來的終是肯定的語氣:“白想!”然后揮揮手,露出他心意的煩躁。
我的眼里到底露著怎樣懇切的眼光啊! 這使他很輕蔑地唾了口沫水,伸手去搔腳,我才發覺那只腳由厚厚白布包扎起來。我看他已經感覺到我的注意。他有點惶惑。我急速地問他:“怎么,踩在犁刃上了?”
看,他多么曖昧地點了點頭,又趕緊機警地扯開去:
“槍……這半天不響了。……”
突然門外一陣氣喘聲,誰破門而入。是那濃鼻音的瘦小的老人,急急揮著手說:“躲一躲吧! 從夏店來了鬼子兵,還有二十里!”
我站開一點,插手到口袋里去摸手槍。后有追兵,前有萬惡洪水,這怎么辦?經過一陣急促地擺布,老人示意只有我能幫助他攙扶他那病腳的兒子。對老人家這種信任,我真是衷心感謝,便伸手去攙扶那青年人。他卻懷疑似的退縮一下說:“你不要跟著我們白跑路吧。”我真想捶他一拳,但我正需要這農民來掩護我自己,只好耐心扶他走,……那樣一溜一溜的,……路上絆腳的石子咕嚕咕嚕響著,——我覺得這年輕農民真是討厭,他總要擺脫我似的,仿佛他知道現在我需要他們掩護,他便故意和我作難了。有時,他把全身重量都傾注在那老人身上,讓老人像掮一口袋沉重的糧食一樣吃力,他自己還得重重地跳著那只獨腳。不知他為什么對我那樣壞,那樣懷疑,這是一個農民和一個抗日軍人的關系嗎! 我心里漸漸地也懷疑起來,我想他也許是對于我不利的壞分子吧。這警覺的觸角的確觸痛了我,這樣,我幾次去觸摸我那光滑滑的手槍柄,準備他萬一危害我,我就使用槍膛里的第一顆子彈,——不過當遠處沉悶的雷一樣的炮聲響一下,我從那青年的眼珠上便看出一種異常的表情,——他仇恨、震怒,而不是普通農民的慌懼。我又覺得這是很熟悉的一種眼色。這時我們三個隨著犬牙般嵯峨的白堊巖降下一條深谷,到一個路口,往里去是深深的灌木林,前面是漳河漂浮滿白泡沫的河面。我們三個歇息在一塊石頭上。那老人擔心地望著橫擱在他膝頭的傷腳,嘆息地摸著什么,一面閃著淚水婆娑的小眼說:“這樣三天兩頭躲來躲去,你的腳幾時好呢?”一面把一個小白紙包遞給年輕人。誰知道這護士一樣的殷勤反而引起這傷者的暴怒,冷冷地把藥合在兩手心上,警惕地看了我一眼。
我摘下帽子,揩了把汗,預備離開他們。我問:“你們知道×支隊往哪個方向去了?”
他揩著汗,任何反應都沒有。那老人答復我:“五天前渡河的。”
一陣風搜索似的掀著我的頭發,突然,我藏在帽檐里的一只布片嘩的一旋,落在年輕人那只好腳的跟前。
我急忙伸出一只手去撿,一只手去抓槍,一仰頭,仿佛望見山崖上垂著的一朵野花,他從早晨時時刻刻對我很兇狠的樣子,倏地,給那甜蜜蜜的微笑遮著了。這樣,他和藹地把那只大手抓著我:“你是同志……你是同志……”這時我羞澀地把槍抽回,將那寫著“八路”的臂章舒展的鋪在石頭上,兩手不自然地勻著它。我們兩人互相看著,笑了出來。
老人說:“好! 你們都是一家人……”
原來我趕大隊伍不上,換了便衣躲避到這荒村里來,最怕有壞分子去報告,因為背后敵軍正在追蹤我們,便將臂章摘下來藏起了。
“我也是×支隊的。”那響亮的聲音如同吹響的銀笛。
“你?……”我一下蹦起來,仿佛一個正欲墜下深阱,卻給上頭一只手拉著了。我在這瞬間一下獲得了最需要的最崇高的熱情。
“是啊!你不信! 我是七連的通訊兵。夏店火線上掛了花,那天,大隊伍過河,把我托給這個老大爺!”
我一扭身,激動得眼窩酸了一下,把脖頸伸到老人面前:“他不是你的兒子?……”
老人伸手抓了幾下胡須搖搖頭,莫名其妙地指著擱在膝上的腳說:“上藥吧!”
“哈——我來!”那個同志自己一面彎過身來解著白布帶。忽然,我對他的反感一點沒有了,還想為他做點什么才好,他卻一面咬著牙忍耐疼痛,好笑似的說:“……我先前對你這陌生人總有點懷疑,我怕你跟來……萬一你發現我,你會懷疑的,是吧,那我和這老大爺……”
“我也是這樣推測你。”我在伸手替他往布上敷藥。
一陣芳香的氣息從泥土里吹過來,一簇簇星似的黃花在那兒綻嘴微笑。他舒適地倒在老人的懷里。老人瞇了眼睛望著醬油色的水浪悠悠地說:“你們知道嗎?……我的兒子,也在隊伍里,說當號兵,你們知道嗎?……”
一九四一年
劉白羽長期在部隊生活,與戰士們的廣泛接觸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他創作了許多以戰爭和部隊生活題材為內容的散文、報告文學作品。作者是革命戰士中的一員,他無時無刻不在用豪放深沉、高昂激越的熱情謳歌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那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和事件。他的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充滿著戰斗豪情,翻滾著時代的浪潮。《同志》就是這些散文中很有特色的一篇。
構思精巧是這篇散文特點之一。作者在這里既沒有寫千軍萬馬,也沒有寫復雜激烈的戰斗場面,更沒有寫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而是選擇了以抗日戰爭期間敵后斗爭生活的一個片斷。“我”在追趕大部隊的過程中被洪水阻隔在一個荒僻的山村里。這時前有洪水,后有追兵,為了擺脫困境,“我”與房東老大爺和他受了傷的“兒子”一齊撤退。由于相互之間都不了解各自的身份,他們一路走,一路卻在互相猜疑,互相警惕。后來由于“我”在偶然的時機,一陣風把“我”的“八路”臂章吹落在地上,情況才清楚。作者的構思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抓住了這個故事的關鍵。兩個革命同志,互不認識,互不了解,只有在重要時刻,才最能表現人的思想。二是扣人心弦。開始作者并沒有介紹各人的身份,三個人一齊后撤,一有不慎就會有生命危險。故事如何發展,三人生命如何,時時扣動著人們的心弦。三是緊扣主題。作者這篇散文標題是《同志》,通過這個故事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同志之間的革命友誼。四是通過這篇散文反映了一個重大主題,它生動地表現了軍民之間、同志之間的魚水深情和革命友誼。中國革命為什么能夠勝利,就是因為全國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擁護人民軍隊、保護人民軍隊、愛護人民軍隊。就是因為有我們革命隊伍內部同志的團結奮斗,所以才能夠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
充滿著強烈的時代感,是這篇散文的又一特點。這篇散文寫于1941年。眾所周知,在那時,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最艱苦的階段。日本帝國主義不僅侵占了我們的平原地區,而且他們的魔爪已經伸到了中國大陸的腹地。由于國民黨蔣介石消極抗日,日本帝國主義集中力量對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并沒有被壓垮,動員全國人民共同抗日。作者所寫的這個片斷就是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的故事。正如散文中所寫的,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到了荒僻的山村,八路軍還不能正面抵抗,傷員還得依靠老鄉保護,掉隊的戰士還不能公開自己的身份,部隊還被日本侵略者緊緊追趕。這一切都說明了我們正處在抗日戰爭中最困難、最艱苦的階段。軍民關系、同志關系,也反映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特征。軍民之間的關系是魚水之間的關系。八路軍戰士負了傷,部隊很放心地把戰士給老鄉照顧。老鄉把戰士稱作兒子,非常關心戰士的安全和傷勢。“突然門外一陣氣喘聲,誰破門而入”,是這位瘦小的老人,他急急揮著手說:“躲一躲吧!從夏店來了鬼子兵,還有二十里!”從這段敘述來看老人對戰士是多么關心。從老人“突然”“一陣氣喘聲”,“破門而入”這些動作來看,老人是怎樣打聽到消息,又是這么快把消息傳給戰士。再者,兩位戰士相識后,那種同志之間的感情是多么親密,多么真摯。正像作者所寫的:“我一下蹦起來,仿佛一個正欲墜下深阱,卻給上頭一只手拉著了。我在這瞬間一下獲得了最需要的最崇高的熱情。”這種心情真是難用語言形容的。這種感情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特征。
上一篇:《史鐵生·合歡樹》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鄭振鐸·向光明走去》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