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一個藏族兄弟·黎煥頤》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烈性的酒。
烈性的騎。
烈性的飄風驟雨。
烈性的大草原的氣質。
四分騎士的風貌,
三分行吟者的不羈。
還有三分,是難得的
傻子氣……
哎! 人,如果都精得像猴子,
生活的花果山,哪里還有
這許多紅桃綠李?
好?。 ∧闶染瞥神?,
好?。 ∥覑墼姵杉病?/p>
縱然我不會豪飲,
縱然你不會寫詩。
但,這又有什么要緊呢?
詩和酒,歷來是難兄難弟……
來! 讓我以詩代酒,
獻給你一個情感的旋律……
來吧! 我愿為你而醉,
盡管,除了倉央嘉措的詩,
對西藏的廟宇,對廟宇中的
一切大大小小的天神地祗,
我心靈的門窗處于封閉狀態,
沒給他們準備一席精神領地。
然而,對朋友,對同志,
我從來也不吝惜肝膽——
一生肝膽照須眉……
假若我因你而爛醉如泥,
那么,好! 請你把我扶上馬背,
向第三女神疾馳而去,
然后,你再陪著我,
醉臥于世界屋脊……
啊! 人生難得幾回醉;
要醉,也應醉在屋脊第一梯!
1982年,詩人曾和其他幾位作家一起訪問西藏,此詩即作于赴藏訪問之后。題作“贈一個藏族兄弟”,這個藏族兄弟是誰?他有怎樣的經歷?這些在詩中都沒有交代,讀者也不必深究,因為詩人筆下的這個藏族兄弟,實際上是藏族人民的化身,是詩人所要歌唱的漢、藏民族的團結和友誼的象征。
詩的第一節扣住“烈性”下筆,切合藏族人民強健的體魄和剛烈的性格,顯得突兀而遒勁。當然,光提“烈性”,終究有些空泛,為此詩人接連用了四個排比句,把“烈性”加以具象化,從身邊的“酒”、胯下的“馬”推廣至于“飄風驟雨”(氣候)和“大草原”(環境),這就達到了虛實結合,既生動又概括地勾勒了藏族兄弟的神采風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第二節除了承接前者,進一步點明和補足“藏族兄弟”的“騎士”、“行吟者”的身份之外,還特地突出了“傻子氣”,這是頗有深意的一筆。各民族的生活環境和風俗習慣各不相同,如有的長于騎射,有的善于歌舞;有的生活于草原,有的居住在海濱,但他們都具有的“傻子氣”,即坦率、憨厚、熱情好客、舍己為人等品格,卻使他們超越了語言和生活方面的障礙而緊緊連接起來。詩人也正是從此出發,禁不住站出來發感嘆(猴子之喻),揮舞詩筆,要“以詩代酒”,欲引“藏族兄弟”為知音了。自古以來,不少詩人都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或飲酒賦詩,或把酒話舊,或勸酒贈別,留下了說不盡的趣聞軼事,詩人這一次面對善于豪飲的藏族兄弟而把詩、酒并提,更可謂恰到好處,獨具一番新的時代色彩和民族情誼。
最后一節寫的是詩人想象中的情景,顯得相當浪漫和新奇。不過這也并非突兀而來,從詩人的感情上說,它是前面“以詩代酒”的發展和升華,從詩的結構上說,它又巧妙地和開頭相呼應相契合:有了“烈性的酒”,何愁不能使遠道而來的客人“爛醉如泥”?有了“烈性的騎”,何患不能把熱情坦誠的詩人“扶上馬背”?“疾馳”在“大草原”上,也許會再一次遇到“飄風驟雨”,不過這也沒有什么要緊,“人生難得幾回醉”,何況又是醉在具有三分“傻子氣”的藏族兄弟身邊,醉在珠穆朗瑪峰的腳下! 詩人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許是因為他受到了藏族兄弟的感染,或多或少具備了“大草原的氣質”的緣故吧!
這是一首歌頌藏族兄弟的詩,也是一首直抒詩人懷抱的詩,它具有“烈酒”般的熱量和力度,使人興奮,使人沉醉。
上一篇:《詩八首·穆旦》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贈友·朱自清》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