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杭車中·徐志摩》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匆匆匆! 催催催!
一卷煙,一片山,幾點云影,
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
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艷色的田野,艷色的秋景,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催催催! 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徐志摩在他的最后一本詩集《猛虎集》上寫道:“我的第一集詩——志摩的詩——是我十一年(1922年)回國后兩年內寫的。”《滬杭車中》原名《滬杭道中》,就收在《志摩的詩》上,排在《月下雷峰》之前,寫作日期,應是1923年秋。那時胡適正在杭州西湖煙霞洞療養肺病,詩人偕其堂弟徐永和同去杭州探望了胡適,并一同暢游西湖。從詩人家鄉硤石到杭州——在滬杭火車道上,詩成的經過就是這樣。
滬杭鐵路是浙江人商辦的,詩人的父親申如先生是當時集資建造者之一,因此徐家乘滬杭車很方便,詩人從1910年春入杭州府中學讀書到1915年夏畢業離開杭州,五年間在火車上不知來往多少次,這一路風光,是他從小便熟悉與熱愛的。從1918年出國到1922年回國,詩人前后過了五年海外生活,他是一位熱愛祖國的人,回到久別的故鄉,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懷有豐富親切的感情。所以《滬杭車中》是一篇詩人家鄉景物的戀歌。
詩的起句“匆匆匆! 催催催! ”猶如車輪轉動聲。結束了五年游子生涯,詩人又見到故鄉的煙、山、云,見到水、橋、櫓,見到松、竹、葉,雖然匆匆掠過,卻是那般熟識。這寥寥幾句,親切之情油然而生,詩人的思緒被窗外的景物喚起了。往事如夢如幻,或隱或現。詩人有位最疼愛他的祖母,這位慈祥的老人曾陪同他去過杭州,游過西湖,卻就在這年八月間去世了。所以在詩人的心靈深處,車輪變成了光陰,“催催催!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時光的流逝,世事的變遷,引起了詩人無限感慨。
這首詩寫得感情真摯,清靈婉約,想必讀者在滬杭車上見到窗外的景物,也會情不自禁地低吟這些佳句吧。
上一篇:《沒有靠岸的船·蘆萍》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泥土·魯藜》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