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后催眠曲·蕭三》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靜些,靜些,老大娘!
不要咳嗽,不要響。
老大爺! 不要抽煙,
火星敵人能看見。
安靜些,我的小寶貝!
夜是這樣深,這樣黑。
安靜些,我的小寶寶!
我給你緊緊地包扎好。
我把你抱在我懷里,
你就再不會受凍了。
我緊緊地包好了你,
你就不會哭出聲來了。
我的小寶寶,你不要怕——
你有你媽媽和你爸爸。
敵人一走,爸爸就能回來。
我們在這山洞里再待一待。
你聽,槍聲響的遠了。
你爸爸快能回轉(zhuǎn)了。
小寶寶,你不要嚷,
一忽兒就會大天亮。
你聽! 有了腳步的聲音
走的近了,更近了,更近……
“到底回來了,孩子他爸!
吶,抱一抱你心愛的娃。
“抱一抱你的兒子,孩子他爸。
這一夜真不易熬過,真可怕。
我們的小寶寶,他是小英雄!
他沒哭,沒叫鬼子發(fā)現(xiàn)我們。”
父親接過了包包,揭開了包包:
在包包里躺著悶死了的小寶寶……
壯士的熱淚大顆地滾下來。
壯士的眼睛困難地抬起來。
“孩子他媽,你不要傷心。
我們的寶寶沒有白犧牲。
他救了我們多少人的性命,
我知道,我們該恨的是什么人!”
1944年
這首詩選擇了抗戰(zhàn)時期一位母親在躲避日寇“掃蕩”的夜晚痛失親子的典型事件,以母親的心理活動為敘述主體,簡明而深刻地訴說了一幕憾人心魄的悲劇。
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是深刻而豐富的。一方面,詩歌以尚在襁褓中的小生命的夭折,沉痛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者殘酷迫害中國人民的罪行。詩中盡管沒有正面出現(xiàn)敵人的殘酷嘴臉,但通過對人們緊張已極的心理活動的刻畫,讓讀者清楚地意識到咫尺之外的敵人正在怎樣行動。另一方面,詩歌藝術(shù)地把一個普通勞動婦女置于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十字路口。很顯然,放任孩子哭鬧,必然會引起敵人注意,從而給老鄉(xiāng)們這個群體的生存帶來危險;而強行抑制孩子的哭聲,又有可能使孩子窒息而死,這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在感情上是萬萬難以接受的。詩中的母親深明大義,以痛失親子的代價,換取了群體的生存。寫到這里,母親的形象已經(jīng)獲得了升華,成為堅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的象征。
在結(jié)構(gòu)上,此詩具有單純集中、明晰完整的特點,故事以孩子的存亡為中心,從敵人逼近,扎緊孩子不讓哭鬧開始,到爸爸回來,松開了已經(jīng)窒息而死的孩子為止,單純?nèi)欢质滞暾財⑹隽艘荒槐瘎?。這種敘事結(jié)構(gòu),盡管簡短明快,但同樣有懸念、有起伏、有高潮,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此詩通過細膩而含蓄的心理刻畫,塑造人物形象,并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如果說,那位母親叫老大爺不要抽煙,叫老大娘不要咳嗽,是意在提醒別人,突出當時嚴峻的形勢,那么,在以后的一系列類似自白的心理描寫中,則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又動人的母親形象。在那親切而又萬般憐愛的喃喃自語中,在那不忍心出口而又不得不出口的哄孩子的聲調(diào)里,人們仿佛觸摸了一顆豐富復雜而又痛苦矛盾的母愛之心,令人感動,也促人奮起。
詩作的語言質(zhì)樸而又鮮明。通篇以心理獨白式的自言自語為主,再穿插少量的外在敘事成份,這對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起了良好的作用。
上一篇:《故園六詠(選二首)——芳鄰·流沙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散后(選一首)·梁宗岱》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