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綠原》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羅馬斗獸場中間,
基督教圣處女
站在猛獸面前
以微笑祈禱:
——上帝與我同在啊。
斗爭養育著生命:
勝利一定與我們同在!
站在斷頭臺前
我們微笑,
我們不祈禱。
1943
《信仰》這首小詩所展示的是人類面對災難的行為選擇。
在災難面前,基督教世界向人們所昭示的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理想空間,用被重重光環所圍繞的上帝作為人類的保護神,人只能以自己的虔誠向虛幻的上帝仰望、祈禱,請求救助。可是上帝的降臨永遠是那么遙遠,微笑的祈禱只能顯現人的蒼白無力,上帝也只能做他自我安慰的麻醉劑。詩人相信:只有斗爭才是人類自我救贖的最佳方式。因為這樣人類才真正地顯現出自己的生命力量,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當他面對死亡的時候,只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他毫無愧悔地微笑著走向斷頭臺,因為畢竟他曾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戰斗過,他感到充實。詩人認定,對上帝微笑的祈禱只能證明人類生命力的萎縮,只有在自我斗爭中生存的人類才會感到生命的意義,人類的命運絕沒有被那個光環纏繞的上帝掌握,而僅僅隸屬于他自己。這樣人類一旦掙脫上帝的懷抱,便獲得了真正自由的生命空間。《信仰》這首詩給我們的哲學啟示就是這樣!
這首詩看似和現實相隔甚遠,但卻蘊含了一種無法抗拒的現實力量;看似平淡,卻在其中潛藏了詩人不可遏制的生命激流,表現了詩人強烈的個性。詩人用兩幅形象的藝術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并化虛為實,把詩人在民族抗戰中斗爭到底的決心含蓄地表達出來,使詩避免了標語口號式所可能帶來的淺薄,以自己獨特的意象組合,表達了詩人在困難面前非常現實化的選擇。
上一篇:《側關尼·嚴辰》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信念·羅洛》全文與讀后感賞析